由於三家國營銀行在此次13%改革時,連現職員工最高48萬元的13%優惠存款都會被取消,這也使其他已民營化的六家銀行憂心忡忡。據了解,為避免「戰線擴大」使得13%改革更複雜,財部已傾向「分階段」處理,等到第二階段再看已民營化的六家行庫是否一併調整優惠存款。
行庫內部人士指出,和國營銀行的員工48萬元13%優惠存款不同之處,在於已民營化行庫不僅現職人員有,退休人員也同樣有。
舉例來說,國營銀行退休人員現行適用13%的退休金,最高上限500萬元,而以民營化銀行,可適用優惠存款的最高上限則為548萬元,但其中500萬元是採3年期定存利率加碼3個百分點計息,48萬元則採13%計息,因此已民營化行庫最擔心的就是這塊也被「動」到。
至於國營銀行和已民營化的六家公股行庫,目前薪給落差由於最近四、五年公務員一再被「凍薪」,使得兩造差距愈來愈大,根據財部內部對於兩大體系的中高階主管薪給水準掌握情況,國營銀行至少落後已民營化行庫超過兩成,使財部也認為國營銀行薪資制度與公務員脫勾,將勢在必行。
像是台銀、土銀的副總月薪因職等不同,約在14∼15萬元,已民營化的銀行月薪則多在17萬元上下,且還不計入其他主管加給,若加計其他加給及年終獎金,兩造薪資落差恐怕已達三成。
相關人士指出,這除了讓國營銀行基層員工招考不易,就算考進來後的流動率也高,以土銀來說,去年多次招考即與新進人員報到情況及後續流動性有關。
也有行庫主管表示,現在洗錢防制意識高漲,但國營銀行卻受限預算法限制,要提前兩年編列預算,然後隔年通過,等到後年才能採購,以致無法機動應變,甚至因此造成兩年的時間遞延,這對國營銀行的海外拓點,將造成相當大風險。<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