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林全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向工業界保證供電無虞,如果真的發生可預期的電力缺口,他會報告立法院,核二廠2號機恢復併聯供電是「最後手段」。供電穩定、不缺電,是林全內閣團隊責無旁貸的事,即使在核電政策「髮夾彎」,未必是壞事。
八月初林全接受媒體專訪時,指台電花太多心思在核能三座電廠延役、核四重啟,但上任前即告訴台電「趕快死了這條心」,被解讀「重啟核電門兒都沒有」。然而,林全周一接受親綠媒體專訪卻直白說「若發生可預期電力缺口,核二廠2號機是最後手段」,這番談話很露骨,可看出核電政策在轉彎。
儘管府院發言人口徑一致定調「在窮盡一切方法之下仍無法穩定供電、要確保安全無虞、在社會有共識下」等三大條件不變。但從林全的談話內容,選擇親綠媒體的鋪排,綠委反映平淡等種種跡象來看,林全對核電「鬆動」的口風,值得玩味。
這二年缺電危機中,重新恢復核電併聯這件事,林全及行政團隊的腦海中可能盤旋千百回,只是礙於「面子」及黨內派系的反對,無法理性探討,甚至向國會及人民報告。今年8月和平電塔倒塌,接著八一五停電事故,缺電危機不再是危言,不但可看出台灣電網的脆弱,另一關鍵其實是供電的不足。
過去公民及反核團體都痛批台電「藏電」,甚至林全還放任國策顧問郝明義等民間人士去向台電要資料,倘若台電真的空喊「狼來了」,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偷偷藏電,這次蔡政府豈會折損一位經長,一位中油董座?
回顧去年六月,新政府執政之初,供電在走鋼索時,林揆曾對外表示「在不延役及確定安全」前提下,不排除讓核一廠1號機重新啟動,結果被民進黨立委邱議瑩脫口痛批「何等丟臉」,在林全召集綠委舉行便當會,綠委亦皆曰不可,顯見長期從反核獲得政治利益的綠營,早被「反核」意識型態綁架,無法站在「當家」的立場務實看問題,眼看全民遭殃受限電之苦。
八一五大停電事故,衝擊600多萬用戶,北部工業區幾乎癱瘓,敲響缺電警鐘。蔡政府一天到晚拚經濟掛在嘴邊,實際民間投資卻相當沈悶,台積電迄今不鬆口3奈米投資落腳何處,就因「台灣會缺電」是投資最大的不確定風險。
用愛發電不切實際,「提供穩定的電力,保證不缺電」,才是一個負責任政府應展現的魄力與作為。明年供電依然不穩定,林全若以「務實」且「負責任」的態度向國會及全民報告恢復核電併聯是不得已的最後手段,這與2025年邁向非核家園目標毫不牴觸,正面迎戰供電危機值得肯定。
使用核電並不可恥,也不是罪惡,讓台灣陷入缺電苦日子,才是動搖蔡政府政權、民調趴在地上最大的隱憂。<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