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面臨缺電危機,需要大幅投資綠能發電設備。擁有5兆元資金的國泰人壽昨(29)日表示,看好台灣綠能產業,尤其是電廠的內部報酬率(IRR)有6%以上,又有台電保證收購合約,沒有信用風險,因此國壽打算投資數百億到上千億元在綠能發電。
目前國壽已與中美晶等合資投資太陽能電廠,投資金額僅10多億元。政府推動2025年非核家園計畫,屆時再生能源發電必須達20%,國壽評估會有很多投資機會,現已與一些合作夥伴培養默契,由合作夥伴去開發可能的發電地點及投資,再由國壽出資,逐步投入綠能發電,此種投資除了可以增加國壽的投資報酬率,也能提供台灣不污染的電源。
國壽目前投資的幾個電廠都是合資模式,最多持股45%,是依保險業投資公共建設及專案運用逐案申請,即保險局若核准,可以提高持股逾5成,甚至接近100%,同時整體投資上限為可運用資金的10%,以國壽來看,約有5,000億元的投資動能。
國壽發言人林昭廷表示,壽險業收取新台幣保費,每年都有一定的資金必須去化,但國內公債利率相對較低,建議應發展資產證券化或公共建設債券,供壽險業投資,去化資金,也能替國家公共建設籌措資金,例如政府要推動的綠能發電,即有不錯的收益率。
國壽投資長王怡聰表示,目前國壽是採取直接投資太陽能電廠股份的方式,幾個案子都是合資,但投資金額累計才10多億元,並不算多,但這幾個電廠都已開始將產電賣給台電,投資收益率都穩定有6%,未來若運轉穩定,不排除再繼續擴大投資,或提高持股比重。
同時國壽也會持續尋找新的投資機會,大部分都是由合資夥伴先行運轉,等確定可穩定供電,即會導入國壽的資金投資,屆時都已是有穩定收益率的情況;但國壽也反應,有時要尋找土地興建電廠,也會遇到釘子戶坐地起價,投資難度不低。
由於政府推動非核家園,未來如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等,都可能是壽險業投資標的,國壽因有兄弟公司國泰世華銀已發展綠能授信,在尋找投資案源上,比其他壽險公司有更多管道。<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