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匯率首季狂升逾6%,壽險業帳上匯兌損失恐超過2,000億元、更可能逼近3,000億元,等於1季的匯兌損失就是去年全年2∼3倍,不少壽險公司已沒有外匯變動準備金可用,只能不斷提高NDF(無本金遠期外匯)的避險比重。
金管會掌握的最新統計,今年到3月3日為止,外資連續3個月淨匯入,已淨匯入91.55億美元(約近新台幣2,800億元),是推升台幣升值的主要力道之一,累計外資淨匯入餘額已達2,085.27億美元,創下新高水位。
新台幣兌美元3月31日收30.336元,等於首季就升值逾6%,而去年全年新台幣才升值2.38%,壽險業資產匯兌損失就高達1,931億元,但運用衍生性商品避險,再加上收回176億元的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最後損益表認列的匯損約新台幣900億元。
今年前2月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已收回210億元,估計首季壽險業資產在不計衍生性商品避險效果前,匯兌損失應有新台幣4,800億元以上,雖然因為提高避險比重,衍生性避險效果可能比去年增加,壽險公司付出的避險費用也增加,估計首季影響損益的匯兌成本應有2,000億元左右。
國壽、南山、富邦、新壽、中壽、台灣人壽等前6大壽險公司,年初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有近327億元,但今年前2月就用掉151億元,即用掉46%,有些公司已逼近餘額20%不得動用的的警戒水位,各家公司都拉高傳統避險比重,同時也實現股債獲利,減輕匯損對獲利的衝擊。
國壽年初帳上有近99億元的外匯準備金,前2月已收回25億元,但仍是壽險業外匯準備金餘額最多者,加上今年韓元也同步升值,因此國壽一籃子貨幣替代避險效果相對去年有效。
另南山人壽、中壽到2月底都還有30多億元的外匯準備金,撐過首季應不是問題,新壽及富邦人壽則是拉高避險比重,不再靠大量收回外匯準備金。<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