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業法》修法雖然行政院先將重點放在綠電直供,但在自由化浪潮下,台電獨占地位遲早仍得面臨挑戰。對此台電董事長朱文成已有謀畫,將利用別人無可取代的電力技術專業,布建海外兩條戰略路線,「西進」到中東、「南向」到東南亞搶商機,創造台電的下一步成長。
台電除了本業售電外,其實在業外也著墨多年。資產活化上,如土地開發、房地出租、光纖出租、承攬電業運維、代辦委訓、維修、檢測等,近10年收益84.3億元。在轉投資事業方面,投資證交所、台汽電、澳洲班卡拉礦業公司等,近10年也有26.76億元,合計賺進111億元。
對於賣電之外的生財之道,朱文成的想法是,「要做別人不能做,但台電能做的」,那就是70年經驗累積,無可取代的電力專業與技術。他舉例,關島島上80%到90%電力,現在都是由台電子公司台機社(台灣機電工程服務社)承包負責。他為台電擴增營收建置的戰略計畫,就是到國外搶電廠運轉輸配電、興建、維護的商機。
在戰略路線上,這位新董事長的目標擘畫清楚,未來主力將是「西進」與「南向」。西進不是到大陸,而是開闢中東國家市場。其實台電跟中東關係很早,早在1970及1980年代,就曾到沙烏地阿拉伯巴哈協助建設電力設施。
朱文成說,現在又有中東國家,跟它們一個子公司簽MOU備忘錄,未來電廠維護都委由台電協助,這部分會是開發重點。
除了中東,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台電也要跟進。朱文成強調,看南向的廠商去哪裡,台電都可以去。包括廠商建廠、建工業區的電力設施興建,以及當地電廠的運轉維護、系統規畫、輸電線建設等,台電都可以幫。
只要台電走出去,就可以順便把台灣重電製造業,相關電線電纜帶出去,他微笑說:「這不只對台電,對周邊產業有有利。」。
但是對於電力專業之外的多角化事業,朱文成態度則比較審慎。他說,有同仁就建議,既然常常開會,為什麼不做礦泉水,但朱文成認為,如果台電去做礦泉水,即使可賺幾百萬,但所要投入的成本可能更多,甚至還可能賠錢。
「所以不大贊成走出非本業,與其這樣,炒股比較快一點。」
至於資產活化方向,朱文成認為,土地開發已經在做,但其實台電的土地並不是真的多,只是筆數很多。由於現在手機、交通太方便,公司接下來打算逐步裁撤全台各地的鄉鎮服務所。「這些土地都會出售,但就只是一個辦公室,都不大。」<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