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局官員表示,「新節電運動」中的產業節能,胡蘿蔔、棒子齊下,除持續推動鋼鐵、石化、紡織、百貨、量販等大用電戶強制節電1%,也特別從能源管理基金提撥預算33.8億元,補助製造業汰換動力設備。
據台電用電尖離峰調查,每天日正當中的12至13時只稱得上「半尖峰」時段,並非一天用電高峰,原因是工廠午休停機降低用電。官員表示,這凸顯生產機器設備節電的重要性。
官員說,動力設備包括馬達、泵浦、空壓機、空調等,多數與生產排程息息相關,工廠不輕易更換,為鼓勵業者加速汰舊換新,每案最高補助三分之一,明年率先從能源管理基金編列20億元預算執行。
此外,也將導入國內能源技術服務業(ESCO),提供國內ESCO業者發展機會。
住商節電方面,則需要地方政府配合。延續去年「自己的電自己省」的地方政府合作經驗,官員表示,已請各縣市政府提「節電藍圖」,預計10月底、11月初完成,做為縣市共推住商節電行動的依據。
事實上,去年推動該案時,不少縣市以計畫上路過於倉促為由,提出許多「天馬行空」的節電計畫。官員說,這次則已提早半年通知,相信各縣市會審慎規劃。
官員舉例,去年有農業縣市訂出溫室照明改善方案,或是替宮廟神明燈汰換為LED燈,相信都有具體節電成效。<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