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新契約保費排名大變動,富邦人壽、南山人壽在宣告利率「拚場」,最後富邦人壽以單月209.6億元勝出,拿下單月第一名,南山人壽則以約175億元排名第二,國泰人壽本月以150.4億元排名單月第三名。綜觀決定11月排名的關鍵,則是利變商品的銷量。
儘管金管會降低6年期及7年期類定存保單的責任準備金利率,拉低壽險公司提供短年期高利率保單的能力;同時也要求利變年金必須收解約金、附加費用率,要求利變壽險前6年不得現金回饋,但依舊阻擋不了民眾「存錢的熱情」。
在低利率環境下,銀行新台幣一年期定存利率大約1%多,所以壽險公司只要推出內部報酬率(IRR)近2%保單,再透過銀行通路行銷,幾乎都能創造不錯的業績,讓壽險公司有面子,即業績可衝高,收入較低成本的保單,銀行通路則有裡子,即手續費收入成長。
富邦人壽8月開始將其利變終身壽險金優利的宣告利率,一口氣從2.91%拉高到3%,業績也明顯成長,從9月開始超越國壽,連續拿下3個月的新契約保費第一名,三個月共643億元的新契約保費,單是金優利每個月預估就有60∼80億元銷量,前11個月下來,富邦人壽新契約保費共1,866億元,比去年同期還成長3.7%。
南山人壽同樣也在宣告利率上加碼,近來不斷推出限時限量利變年金,即大約只賣一個月就停售,如11月即推動限時銷售的利變年金保單金利旺,宣告利率2.82%,單月就衝出50多億元新契約保費,前11個月中,南山好幾次與第一名只有些微差距,累計新契約保費1,385億元,也比去年大幅成長16.7%。
國壽今年則明顯主攻投資型保單及分年期繳商品,強調注動保單的價值而非業績,前11個月新契約保費2,166億元,雖仍排名第一,但比去年同期衰退8%左右。<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