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累計虧損逾2,200億元,經濟部長張家祝說,唯有電業自由化,及台電進行組織改造,才能解決台電的財務黑洞,因此會盡速提出電業法修正草案,在立法院這個會期送進審查。
立院9月開議後,立院院長王金平已表示,核四公投案是重點,而經濟部還要送電業法修正草案與電價修正公式請立院審議,預料電力、能源議題在本會期會佔據很長的時間。
經濟部認為10月電價調整之後,只是讓台電的累虧速度稍緩,張家祝說,要解決台電財務狀況,其實就是拿掉政策性包袱、反映燃料成本與改善發電結構,但是依照現行台電的情況,要解決上述問題,太困難。
他說,如果電業市場不自由化,台電的問題就無法解決,一旦開放電業市場自由競爭,電價受到外力干擾的程度就會降低。
因此經濟部預計在9月提出電業法修正草案,初步分為三大方向,第一、開放發電業售電。第二、開放台電代輸。第三、成立客觀獨立調度中心。
針對發電業未來可以自行售電,能源局傾向開放特高壓的用電大戶,也就是工業用戶與中大型商業用戶,家庭用戶暫時不開放,獨立電廠(IPP)將可以自行售電並與用戶洽談價格
至於台電本身,必須要做組織改造。經濟部初步傾向,將台電的發電部門與輸配電部門切割,成為兩個公有民營公司。
但是為了避免台電仍然有許多政策性負擔要背負,例如,偏遠地區的供電責任,經濟部未來有可能規劃設立電能基金,凡是發電業者都要繳交一筆費用作為基金經費,政府針對偏鄉地區申設電廠競標,得標廠商會給予一定補助。
這就如同黃金路線搭配服務路線,經部同時給予用電量大的黃金路線,也會同步要求廠商必須提供義務,服務用電量較低的路線。<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