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業投資公共建設平台昨(19 )日成軍,將為1.2兆元的壽險資金尋找可加碼的公共建設投資標的:專案小組成員首站將拜會公共建設工程委員會,建議將公共建設「證券化」。
壽險業者表示,馬政府時常喊「財政困難」,壽險業長期資金絕對是公共建設最大支柱。不過,受壽險業投資特性限制,投資項目希望能有穩定現金流入,證券化是最好的選擇,例如將現有的高速公路證券化,相信壽險同業都會搶著購買。
壽險業可運用資金高達12兆元,依照法令規定,最高10%可投入公共建設,但因保險法不允許保險公司擔任被投資機構的董監事,因而目前投入金額不到200億元。
壽險業公共投資平台小組成員,由壽險公會的常務理監事代表擔任,成員包括國泰、新光、富邦、南山、中國、三商美邦、幸福等7家壽險公司以及理事長許舒博。
另外,籌備小組之下,將設立兩個小組,包括投資項目選擇小組、評估投資審議小組,將由上述7家公司派員擔任,未來將擬出公共投資說帖、招標架構等給常務理監事,由常務理監事出面與各主管機關溝通。
許舒博表示,成立平台的兩個用意,其一是選擇可投資案件,哪些公共建設具有現金流量、適合保險公司投資;第二是去評估投資效益,瞭解投報率,並結合大家的力量,去創造共同的利益。
另外,很多公共建設投入金額龐大,中小型的壽險公司可能無力負擔,如果成立平台,幾家中小型壽險公司可以合作,共同來投資,讓中小型壽險公司也有參與公共建設的機會。
壽險業者對此表示贊成,業者表示,政府有很多公共工程,隸屬於不同部會,也沒有共同窗口,壽險業者也很想知道有哪些投資機會。<擷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