櫃買中心最新債券買賣超統計出爐,不論買方還是賣方,都是「元大」奪下第一。資料顯示,7月元大銀行大買台債95億元、登上買債王寶座;至於元大證券則是拋售債券128億元、高居賣債冠軍,「元大」拿下債券交易雙冠王,引發市場熱議。
櫃買中心資料顯示,7月買超債券前五大機構,幾乎都是銀行,依序為元大銀、中華郵政、花旗(台灣)銀行、農業金庫與安泰銀行,單月買超債券金額分別為95、75、62、61和40億元。
資深債券商主管分析,以銀行為主的金融機構像是元大銀、「綠巨人」中華郵政7月大買債券,主要還是基於資金去化需求,且從每日盤中交易情況觀察,這些金融機構雖然持續買進公債,但不少業者對公司債的加碼意願更為濃厚,主要是相對於頻頻探底的公債利率,公司債的「絕對報酬」較高、吸引力更強。
至於具有外資保管行背景的花旗(台灣),7月也積極敲進短券、公司債,躋身買超季軍。券商主管說,花旗7月大買債,應該是基於自營部位的投資需求,而非協助具炒匯意圖的外資在台停泊資金。有「小金人」封號的農業金庫,7月也進場加碼公債,並奪下買超第四名。安泰銀以黑馬之姿拿下債券買超第五大,交易員透露,主要是7月踴躍加碼公司債所致。
7月買超債券第六至第十名,依序為凱基銀、康和證、聯邦銀、星展(台灣)銀行和國際票券,買超金額介於10億~23億元。
在賣超機構部分,前十大裡有一半為證券商,另一半是銀行。其中,賣超前五大依序為元大證、永豐銀、元富證、富邦證和兆豐銀行,除元大證賣超金額突破百億規模外,第二至第五大的賣超金額介於76億~97億元。券商主管說,證券商因經營承銷業務,會在次級市場進行公司債交割,是證券商賣超金額較大的主因。至於銀行,大賣債券的原因通常都是實現獲利、入袋為安。<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