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花了三個多月規劃的振興券措施,第一階段要民眾先繳錢換取消費券的使用資格,從7月1日起開放民眾到郵局、上官網或到四大超商繳費預定紙本券,或是進行包含信用卡、電子票證與行動支付等數位綁定作業。第二階段則是遲至7月15日,才能領取紙本消費券或使用數位支付工具開始消費,享有所得增加2,000元,以及政府開始收穫可能促進消費的效益。
這項措施開始執行後的結果,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統計,振興三倍券的紙本券預購(第二輪),至12日下午4時的紙本預定人數已突破千萬人;數位綁定人數則為157萬人,包括信用卡106萬人、電子票證20萬人、行動支付31萬人。
從已有一半民眾(1,159萬餘人)響應三倍券的結構來看,超過86%民眾選擇紙本券,數位綁定不到14%,比例相當懸殊,顯示紙本受到絕對多數民眾的青睞,這和政府早在4、5月規劃時僅限數位支付的構想,有著天壤之別的落差,證明了當初社會上對原先規畫可能產生排窮、排鄉、排老、排弱等副作用的反應,並非沒有道理。還好政府沒有一意孤行,最後改為紙本與數位綁定雙軌制,否則恐怕早已被民眾罵爆了。
經濟部原本規劃印製1,200萬份紙本券,隨著紙本券預定人數及比率持續追高,顯然不敷實際需要,因此行政院先加印紙本券總量至1,400萬份,必要時並準備再加印到總共1,700萬份,以因應開放郵局現場購買的潛在需求。
就在同時,紙本消費券的印製成本則從原來的3.15億元,預計將再增加1.6億元,如果再將配送、兌付成本,以及動員郵局人員清點、裝袋的成本,還有超商必須專人處理收費,乃至民眾要跑二趟的無形成本都納入,振興券光是紙本部分的社會成本,少說在10億元之譜。如此龐大的成本,等於可以再發給50萬人各2,000元的現金,卻都浪費在不必要的作業流程方面。
若和台灣資通訊產業的傲人表現對照,即可見台灣的商業交易型態至今仍然非常落後,也印證了政府推行數位支付的績效幾乎沒有進展。民眾至今仍喜歡使用現金交易,對於不繳稅的營業人相對有利,紙本消費券的盛行,更代表政府花了500億元納稅人的血汗錢,可能大都用在於振興了地下經濟,花錢建置數位支付設備且誠實納稅的營業人,反而並未得到應得的振興效益。至於政府稅收,尤其是占稅收三分之二的營業稅、所得稅,亦無從振興券獲得回饋,結果可能是增加的稅收甚至抵不過增加的支出,等同於以財政惡化的方式振興經濟。
面對第二階段7月15日起將領取紙本三倍券的人潮,經濟部官員認為,從過去口罩實名制的經驗來看,約有六成民眾會趕在每一輪的前三天領貨,因此中華郵政宣布,自13日起於官網提供網路預約三倍券專區或預約專線電話,協助民眾在網路預約7月20日以後欲前往購券的郵局及時段,以節省等候時間。
早知如此,政府當初在設計時,為何不讓民眾在超商直接繳1,000元,立即就可以領取3,000元的紙本消費券;現在的設計無異是要民眾跑兩趟,第一次要民眾去超商繳1,000元,第二次要到7月15日起才能領取,既缺乏效率,也削弱原先美意,把消費券的發放也變成像實名制領取口罩般,徒增不便。
經濟部為了紓解超商與郵局的領券壓力,還規劃延遲領券的優惠或抽獎措施,亦即民眾如果不趕在頭幾天領券,晚幾天領可獲得更多優惠。這項政策聽起來好像高明,但當初規劃消費券要等到7月15日起才能消費,已經被批評為拖泥帶水,並使更多受困中的店家痴等,經濟部現在還又用獎勵措施,鼓勵民眾晚點再領券消費,實在令人費解。難怪政府的振興券,在網路上被譏為全世界最低金額、最高成本、最耗人力、最複雜、最不方便的發放,未來究竟能有多少振興經濟效果又如何讓人期待。<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