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資金浮濫,新冠肺炎疫情不利經濟活動與銀行授信業務,銀行業為避免收進來的存款尤其定存過多,墊高利息支出,主要手段包括調降大額定存金額門檻,其次是針對活存或活儲利率進行分類定價;不少民營銀行特定分類活存幾近無息,只是礙於主管機關態度,不大可能像郵局對100萬元以上存款直接不計息。
郵局對存款超過100萬元以上不給利息引發話題,銀行業者雖然羨慕,但也難以跟進,因為依郵政儲金匯兌法,中華郵政公司對逾百萬元以上的存款,確實是不必給息。
銀行高層指出,理論上銀行利率定價是各銀行業務,屬市場機制、不涉法令,但如果針對新台幣存款的利率定價,若特定主管機關認為有偏離市場行情之虞,就有可能關切。
銀行高層主管指出,銀行收存款要付利息給存戶,放款才能賺利息,存放利差是銀行主要收益來源,若利率較高的定存金額過大,會造成銀行利息支出增加,侵蝕利差收益。
因此,銀行對大額定存利率會比一般定存低得多,普遍一般定存利率可比大額定存高出十倍有餘,不少銀行就將大額定存標準從早期500萬元降到300萬元。
雖然新台幣活存利息很低,但銀行還是會再就客戶別分類,除既定只限個人與非營利法人可存活儲,利率略高於活存外,不論活存或活儲,就帳戶性質、客戶別會再分類定價,例如證券交割戶的利率通常最低。<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