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在父執輩「一卡皮箱」的努力之下,台灣傳統產業為台灣創造多個第一,只是面對大環境的驟變,「變革維新」成為台灣傳產多年來努力的方向,也造就許多運用創意的成功企業。
以美麗時尚躍上國際舞台,「打造華人的現代禮服」的龍笛實業創辦人蔡孟夏,為了讓中國服飾文化的美麗精髓能夠永續傳承,將祺袍獨有的律動、美感與節奏融入現代的設計當中,讓祺袍成為中國禮服的代表,在所有重要國際場合發光而備受矚目;龍笛在轉型過程中,為使品牌的理念讓更多消費者接受,一方面拓展新客群,另方面擴大市場版圖,以因應全球劇烈競爭。
百貨專櫃女鞋領導廠牌東笙旗下擁有三大品牌:MAGY、ORIN和CHOiCE,如何在鞋海中殺出一條血路?東笙為了凸顯品牌鮮明個性,透過經濟部鞋技中心輔導,將三品牌重新定位塑造,在通路及行銷上,分別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在綠色環保方面,實踐「自然、純淨、環保」綠色理念的歐萊德,生產的是「全球最綠的洗髮精」,產品從頭到尾都是綠色製程。歐萊德為了提升技術,參加工研院推動的計畫, 解決技術問題,也有專業人才可以協助研發。現在的歐萊德,外銷歐盟40項產品,2014年底更成功外銷歐盟12國,讓總營收成長了20%。
早期以製作衛生安全的爪蓋、螺旋瓶蓋、鋁蓋、油桶蓋起家,成立於1967年的「景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化工背景的創辦人蔡銘松帶領之下,率領景美實業走過一次次產業轉型的危機,成為台灣數一數二的瓶蓋工廠;如今更與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共同合作,開創出使用「液態矽膠」(LSR)內墊的環保安全瓶蓋, 也是國內唯一擁有此技術的品牌。
沃農士妙點子
開創銷售傳奇
創造幸福糕點的沃農士食品,堅持創新製餅精神,勇於突破傳統,致力於將本土食材應用於糕餅點心的研發,創辦人吳聰朝,被譽為「大甲台灣芋頭酥之父」,造就了「大甲奶油酥餅」、收涎餅「開心奶酥」、「大甲芋頭酥」等膾炙人口的銷售傳奇,一次又一次地開創食品事業高峰。
台灣在技術上也不斷地轉型。例如協助傳統照明產業轉型,尋找新機,並開拓我國既有LED技術能量的創新應用,由台灣光電半導體產業協會(TOSIA)與台灣區照明燈具輸出業同業公會(TLFEA)兩大公協會支持,在工業局的輔導下,成立「LED商業照明聯盟(TILLA)」,並推派照明公會理事長林慶源出任LED商業照明聯盟會長。
TILLA也與TLFEA攜手,積極推動LED照明產品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中「環境商品協定(EGA)」的免關稅清單,可比現行5%至13%的關稅更具價格競爭力;TILLA也協助會員將燈具光型檔上傳至國際燈具資料庫,方便照明設計師模擬光環境,增加設計靈感,增加產品曝光機會與媒合商機。
數泓科技則是全台首創數位手工具製造技術,在工研院機械工業研究所催生下,2006年由11家手工具廠商出資成立,不到十年的開疆闢土,目前擁有全球95%的專業品牌客戶群,並以發展成為手工具業的「蘋果公司」為目標,續創新猷。
歐德名店創新
蛻變時尚名家
龍德機械工業則是以木工加工機械起家,在總經理張銀恭帶領下,從小型實木加工設備轉型至木皮拼縫設備區塊,接續升級到整線設備,讓市場地位由後段班躍升為亞洲龍頭。目前該公司進一步與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合作,開發出亞洲第一條自動化單板木皮加工生產線,全球業界技術排名更進入前三大。
服務創新方面,O’GIRL歐德名店目標客群為時尚的女性上班族,對內要求做到誠心的服務,並以品質安心、服務真心、價格放心等三心,作為歐德員工的精神指標,持續不斷地提升服務與品質,使歐德名店成為多元化專業經營的時尚名店。
糕餅店在創新方面也不遑多讓,百年老店「郭元益」於去(2015)年3月在士林喜餅街推出跨域新品牌「House of Kuo(簡稱HOK)」,打造餅食概念餐廳,不但令消費者眼睛一亮,也再度為創新寫下里程碑。<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