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郵政擁有「百年老店、信用可靠」的良好形象,已成為台灣民眾生活的一部分,近年金融情勢變化、第三方支付興起等大環境變化,對傳統業務帶來重大挑戰,中華郵政如何因應轉型,備受關注。
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與經濟日報合作的「金融願景大師談」,特安排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周吳添與中華郵政董事長翁文祺對談,從中華郵政創新作法、資金運用以及企業社會責任等各面向,勾勒出中華郵政的發展遠景。
主持人
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
董事長 周吳添
與談人
中華郵政公司
董事長 翁文祺
擁有118年歷史的中華郵政公司,全台共有1,323個郵局據點,擁有2.6萬名員工,現金資產更高達6.2兆元,挾資產規模、人力優勢,素有「綠巨人」之稱。中華郵政董事長翁文祺表示,百年老店未來將善用既有資源,虛擬與實體通路結合,創造新價值。
以下是翁文祺專訪紀要:
周吳添問(以下簡稱周):關於中華郵政的核心價值,您在上任後強調跟民眾要更加緊密連結,希望中華郵政帶來什麼新形象?
翁文祺答(以下簡稱翁):中華郵政已於11年前公司化,無庸置疑,追求業績、確保盈餘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若過於重視這一塊,就會把中華郵政另外一個很重要部分的稀釋掉,那就是「公益」。
中華郵政也是一個公益平台,我希望公益與獲利能夠各一半,服務到位就是我們的基本要求,這樣的定位確認後,過去七個月以來,中華郵政在公益上的活動比重也越來越多。
近期最成功的例子,就是與高雄大樹鄉的小農合作銷售玉荷包荔枝。大樹鄉是台灣玉荷包的最大產地,每年只有一收,也因此銷售成績攸關小農未來一年生計。今年5月20日至6月12日止,郵局大動員協助當地27家(後再增至30家)小農共同行銷荔枝,原訂目標是三星期內賣出一萬箱荔枝,結果成績出乎預期的好,總共賣了1.87萬箱。
這是一次多方受惠的合作案,中華郵政開給小農一箱350元的保證收購價,每箱售價定為480元,其中10元另外公益捐助創世基金會。一來小農能夠不受剝削獲得保證收入,創世基金也會獲得一筆公益捐款,消費者又能享受到產地直送最新鮮的荔枝,是多贏的結果。
周:中華郵政擁有「百年老店,信用可靠」的良好形象,早已成為台灣民眾生活的一部分,現在已經進入網路時代,中華郵政過去累積的基礎,未來該如何擴大發展?
翁:中華郵政規模龐大,可以做一些別人做不到的事,這次荔枝的合作案是結合業務與公益最好的活動,也是一次「練兵」,測試自己的電子商務以及物流實力。
觀察國內的網路大型店家,多數只是提供虛擬交易平台,物流、金流則由另外廠商負責。但中華郵政不同,中華郵政不僅擁有網路商城,還有儲匯系統可以處理金流,以及遍布全台的據點和超過9,000名郵差負責物流,全台沒有任何一個購物網可以一手全包,捨中華郵政其誰,這次試驗中很重要的一環是虛擬與實體通路結合,未來還可推出許多應用。
周:在網路商業競爭時代中,中華郵政在網路商業模式中的定位,有什麼與他人不同之處?
翁:在商業市場中,中華郵政有所為也有所不為,我們是百分百的國營企業,有盈餘繳庫義務,若是賺得過多,衝擊商業生態未必是好事。經過內部討論後,決定不要跟前幾名的商城硬碰硬,在銷售產品上要有所區隔,選擇以農特產品、家庭衛生用品以及文創產品為主,協助中小微型企業及個人商家,不追求以最熱銷的商品做主打商品。我當然希望郵政的網路商城賺錢,但未必要賺大錢,而是以開放平台、多方合作、共榮共利為目標。
資產規模稱冠產業
不做授信 扛社會責任
周:中華郵政擁有超過5.4兆元郵政儲金與7,000多億元壽險資金,資產排名金融業第一名,去年稅後淨利和股東報酬率更穩居所有金控公司前五名。你們如何看待自己在金融市場的角色與定位?
翁:中華郵政身為準金融機構,去年營業總收入達2,990億元,盈餘達到120億元,每股稅後淨利(EPS) 3元,股東權益報酬率(ROE)亦擁有9.39%的好表現,與任何一家金融機構相比絲毫不遜色。即使是在2008-2009年的金融海嘯期間,中華郵政繳庫盈餘也沒有受到太大衝擊,穩健達成繳庫目標,就目前評估,今年表現會比去年更好。但我們更重視的是中華郵政的社會價值與責任。
就金融面而言,中華郵政是台灣市場中很重要的一座青山。我們不從事授信業務,只做儲匯業務,收取存款,透過這樣的操作模式,平常看不出中華郵政的重要性,但一旦發生重要金融事件時,中華郵政扮演的往往就是最重要的角色。
舉例而言,若有國內銀行發生擠兌,協助克服難關、提供金援的錢通常來自郵局,第一時間就可以安定存戶信心,紓緩擠兌潮。一旦存戶將錢領出,第一優先轉存選擇往往也都是中華郵政,待緊張局勢過後,才會再將錢回存銀行。以上的例子就可看出,中華郵政在老百姓心中是台灣最為可靠的機構。
台灣並不欠缺商業銀行,卻少不了中華郵政這?IMG SRC="/WF_SQL_XSR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