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情勢低迷,稅收超徵上千億的盛況不再,財主單位籌編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面臨左支右絀的窘境。政府雖努力開源節流,但是國家公共建設來源卻已拉警報,此時,中華郵政有近兆元資金願意導入,若能規畫得宜,讓資金有多元活化的去處,應可達到多贏目的。
政府沒錢,舉債受限,但是國家又需要建設;另一方面,國內游資泛濫,缺乏投資標的,兩者無法契合,因此財政部提出引導民間融資進入公共建設的提案制度(PFI),以解決籌措資金的壓力,顯見妥適運用民間資金,已是國家財政困窘下的必然方向。
郵政儲金匯兌法已對中華郵政授予法源依據,可以其資金挹注國家重大工程,中華郵政也願接受相關部會對其運用資金安全性監督,誠意足夠。
中華郵政目前已依法將9成資金投資債券、轉存央行,但是一年光是付給儲戶的利息支出就有500億元,扣掉成本,一年僅餘80餘億可上繳國庫。如果可以投入高自償性的公共建設,既可提高收益,也能支應國家重大公共建設的需求,有何不好?相關主管機關不應該鐵板一塊,連研究都表示沒興趣。
在高鐵興建期間,政府急需2,800億元的鉅額資金,中華郵政就曾以低利率挹注高鐵2,100億元資金,解決燃眉之急,郵儲金投入公建已有先例,而政府對於資金的運用也應有彈性,若是坐擁寶山卻不思善用,因此延宕了公建進度與國家經濟發展,將得不償失。<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