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集團有意買下台灣家樂福,最早是在今年7月下旬遠百股東會上,董事長徐旭東對零售業併購,以「如果吃得下就可以買」回應。不過,對遠東集團來說,能爭取到家樂福很好,可創造顯著綜效;墊高對手買價也是策略之一。
台灣市場有2,300萬人口數,零售業要生存一定要取得市場規模,遠東集團在百貨的比重大,但在超市、量販規模比較小,如果可以拿下家樂福,將可創造出顯著綜效。
但關鍵還是在徐旭東的算盤怎麼打,有沒有意願「價高者得」。
眾所周知徐旭東對投資併購事業「成本」算得精,最有名的兩大案例,包括當初在電信業開放民營化不久後進入整併期,遠傳已談好了泛亞電信,但最終時刻想對價格再多盤算,卻讓台灣大哥大端走。
在有線電視產業,遠傳一直有併購其他有線電視系統計畫,2015年一度完成以債作股入主中嘉的計畫,但不免抱怨「當年一戶才5,000元都嫌貴」,等到2015年一戶要5萬元以上,比當年「嫌貴」價格的貴了十倍。
後來遠傳併中嘉沒成功,不過價格已被遠傳抬到500億元,後續買家也是花了515億元併購。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