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意外助長機器人理財商機。過去兩年「叫好不叫座」的機器人理財,在疫情助攻和法規逐步鬆綁下出現轉機,金管會統計,截至2021年4月底,已有13家業者開辦相關業務、參與投資客戶100,193人、規模合計32.98億元,今年以來人數與規模分別成長了15%、32%。 金管會證期局觀察,機器人理財業務在2017年6月開放後,初期乏人問津,2018年12月底參與投資人數僅21,390萬人,資產規模5.7億元,只有6家業者開辦該業務,但隔年(2019年12月底)投資人數成為32,608人,資產規模增加至10.39億元,開辦家數為九家。 2020年起,機器人理財開始出現爆發性成長,除開辦的家數增加到13家,投資人數達86,833人、資產管理規模也來到25.04億元,較2019年同期都呈現翻倍成長。至於2021年成長狀況也很顯著,前四月每月以3∼5,000的人數穩定增加,資產管理規模每月也以1∼2億元的速度穩健成長。 證期局統計,目前國內有13家金融機構開辦機器人理財業務,投信有三家,包括復華投信、野村投信、群益投信;投顧則有鉅亨投顧、富蘭克林投顧、中租投顧、阿爾發投顧四家,另有六家銀行,包括王道銀、兆豐銀、華南、國泰世華、永豐和一銀。 中信銀、北富銀則是用自動化服務設備提供投資組合,屬於「受託人有運用決定權」的方式,被劃分為指定單獨管理運用金錢信託,不屬於機器人理財法規範圍。為了「讓機器人更靈活」,金管會去年12月宣布會再鬆綁法規,在金管會發布的「資本市場藍圖」中計畫協助投信投顧發展機器人理財業務。<摘錄工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