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第四季股債災讓壽險公司成為「重災戶」。保險局19日公布,國內22家壽險公司去年底淨值/資產比達5.5%者僅九家,且大部分是外商壽險公司或金控成立規模不到千億元的新壽險公司,大型壽險公司僅國泰人壽一家「入榜」。
金管會打算以淨值/資產比作為保險業新的預警指標,即壽險業資產成長,淨值也要跟著成長,代表一定的清償能力,且避免壽險公司投資承受過大風險,評價損失已侵蝕淨值,目前初步是要登錄興櫃、上市櫃的保險公司,淨值/資產比必須高於5.5%,至於未來的預警指標則尚未公告。
也就是說若淨值/資產比低於5.5%,即金管會認定有些過低,暫不符合可上市櫃的財務健全標準,也就是槓桿比已高於18倍,承受相對較高的風險。
去年第四季因為債券價格下跌,全球資本市場回檔,造成壽險業投資的股債價值縮水,進而影響淨值一季就蒸發新台幣2,942億元,若與去年8月底比,更是少掉3,614億元。
保險局表示,若以去年底各壽險公司自結淨值來看,淨值/資產比在5.5%以上的,僅有九家公司,即友邦人壽、國泰人壽、第一金人壽、保誠人壽、合庫人壽、安聯人壽、安達人壽、法巴人壽以及康健人壽。
若扣掉投資型保單的分離帳戶資產,大部分總資產都不到新台幣2千億元,甚至不到1千億元,僅國壽一家是大型壽險公司,且國壽的淨值去年第四季亦少掉800多億元,降到4千億元以下,淨值/資產比也從7%多降到5.5%。
其他大型壽險公司去年底淨值比則都掉到5.5%以下,因此去年6月就申請要登錄興櫃的南山人壽,恐面臨要暫時撤回申請案的窘境;至於首季主要壽險公司淨值大幅回升,若南山人壽3月底淨值比達5.5%,是否可再重新送件,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表示,個案審理期間不便回答。<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