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金管會推動金融創新政策,台灣集保結算所推動的基金平台,10月底完成蒐集投信投顧業者股權認購意向書,獲得多家大型業者表示支持且有意出資到上限,集保公司規劃,要於年底前成立平台公司。
金管會於9月中旬宣布政策,仿照南韓成立基金超市平台,境內、外基金都可拿到這個平台上架銷售。受命成立的集保公司,將成立一家資本額3億元的公司,集保占股六成、櫃買中心一成、其餘三成由投信投顧業者認股。
集保公司近期密集與基金業者溝通,並要求在10月底前繳交認股書,呈現罕見的效率。根據初步統計,37家投信有27家表達有意認股,其中12家表示要出資1,500萬元的上限認股;22家境外基金總代理,有六家表達上限認股意願。
由於三成股權要由37家投信、22家境外基金總代理認購,每家業者的認股上限是4.99%,多家大型投信、特別是本土投信都表示要以上限認購股權,被業界戲稱「超額認購」。確定的股權分配仍待討論,集保公司甚至不排除未來有第二次認股機會。
此基金平台的籌備過程展現高度效率,但許多外資在台設立的境外基金投顧人員卻備感壓力。
據了解,此平台雖未規定最低認股金額,即使認股,金額也有限,對外資應不是難事;但對外資而言,基金平台屬於半官方性質,國際資產管理公司從事財務投資不論金額大小茲事體大,得在短時間回覆,業者擔心若未表態加入,會被列入「不愛台灣」名單。
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林弘立則說,沒有認股經營權的業者,一樣可以申請基金上架,基金平台也不見得是與銀行通路搶生意。<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