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群聚
土洋加碼進駐
深怕錯失商機
溫江區位於成都中心城區西邊,江安河貫穿其中,從西流向成都,連風也是從溫江吹進蓉城。
「上風上水」,在溫江工作的小何這樣形容溫江。因老家離重慶不遠,小何說話略帶些重慶人的直爽。小何今年不過25歲,但兩年前已經分期付款買下一戶溫江區政府對面的大樓,當時每平方米人民幣3,000元,現在已經漲到6,000元了(約由每坪新台幣4.4萬元漲到8.8萬元)。
在小何的社區前面,隔著幽靜的碧落湖公園,鐵皮圍著的一片約72畝大的空地,來自台灣的新光三越計畫投資人民幣27億元(約新台幣119億元),在此打造大陸最大的單體百貨,預計2014年正式開業。
新光三越對街的日系百貨伊藤洋華堂正在趕工。同樣來自台灣的大潤發也在附近劃了一塊地,拆遷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中。
「你想要找農村嗎?這裡就是農村。」站在新光三越工地前的小何攤開雙手劃了一大個圈,她已經很習慣外地人一臉不可置信的表情。
台灣最大的新光三越聚落位在台北市最貴地段之一的信義計畫區,號稱中國最大的百貨公司的成都溫江新光三越卻座落在「農村」。
同樣在四川,台資太平洋百貨與群光廣場的商場均位於成都最熱鬧的春熙路商圈,但太平洋百貨西南區經理江慶能與群光廣場營業本部副總經理張志源不約而同的覺得:外地來的客人愈來愈多了。
這個趨勢從車牌也可以輕易看出,前來消費的不再是「川A」(成都車牌的開頭號碼)了。太平洋百貨估計,現在大約30%是外地客。張志源則發現,來群光買珠寶、手表等奢侈品的外地大戶還真不少。
江慶能相信城鎮化對百貨業效應將會愈來愈明顯。「平均一個農民進城要約人民幣20萬元(約新台幣88萬元)的社會投資,包括買房、買車等等。」
城鄉居民耐用消費品保有量的巨大落差也凸顯出,未來隨著城鎮化的持續推動,在愈來愈多農民成為「城裡人」後,將會為大陸的家電等各類消費品引爆龐大商機。
大陸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更預期,服務業也將會因城鎮化而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李克強去年在中共黨營媒體「求是」雜誌發表文章,表示隨著城鄉居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對餐飲、音樂、圖書、旅遊、健身、新媒體、心理諮詢等全方位的服務需求不斷增加,一些適應新的消費需求的服務業也會開始加速發展。
消費噴出
達芙妮拚展店
天福衝3,000家
台資女鞋龍頭達芙妮在其2010年財報清楚列出旗下兩大自有品牌「達芙妮」與「鞋櫃」,從一線到六線城市的布局情況。截至2010年底,達芙妮在大陸共有3,789家店,其中六線城市的數量最多,有893家,比2009年成長19%,增速排名第二,僅次於三線城市的20%。
鞋櫃在六線城市只有77間店,店數在各線城市敬陪末座,但去年增速高達54%,展店速度排名第一。
最近正忙著在香港上市的天福集團總裁李瑞河說,他早在三年前就看到城鎮化商機了,開始把天福茗茶開進大陸的三、四級城市。現在天福茗茶在大陸有1,098家門市,年創造人民幣20億元(約新台幣88億元)營收。
很多嗎?李瑞河不覺得,他認為,天福茗茶有潛力開到3,000家店。今年77歲的他,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看到這個目標實現。
在浩大的城鎮化腳步之前,生命有窮盡,但商機卻是無限。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