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考量未來15年國內鋼鐵需求與環境負荷,決定訂出鋼鐵產能總量限制,由明年2,310萬公噸開始,歷經兩階段成長,至2025年以2,660萬公噸為總產量上限。經濟部工業局表示,由於國內鋼鐵需求呈現微幅成長,未來鋼鐵廠若要提出擴廠計畫,若超過總量管制,恐怕會被打回票。
環保署要求國內鋼鐵、石化業須進行產業政策環境影響評估,工業局與環保署近日已就鋼鐵產業進行政策環評,根據經濟部擬定的鋼鐵產業政策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國內鋼鐵工業已趨於成熟期,台灣加入WTO後,鋼鐵進口零關稅,低品級泛用型鋼材面臨中國低價傾銷挑戰,高品級鋼材又多為歐日大廠所把持,加上我國生產粗鋼的原物料為鐵礦砂與廢鋼,但是原物料大部分依賴進口,容易受到國際價格影響,導致鋼鐵成本居高不下,所幸國內產業技術人才充裕,上下游供應鏈體系完整,逐年提高高級鋼材生產比例。
目前中鋼與中龍擴廠計畫陸續完工,工業局說,隨著1997年中鋼第四階段擴廠完工,進入全能生產迄今,預計明(2011)年國內鋼鐵總產量是2,310 萬公噸,待中龍第二座高爐完工後,2012年我國粗鋼產量約可達到2,560萬公噸,此後訂定在2012年至2020年,每年總產量皆維持在2,560萬公噸的總量管制,2025年直接訂定在2,660萬公噸最高額度。國內需求雖略有不足,但可靠進口滿足。
工業局評估社會、環保與產業結構因素後,自2021年起,每年需求增至3000萬公噸,因此總產量也略為放寬為2660萬公噸,但至2025年皆維持在2660萬公噸,自產與進口比例維持在9:1與8:2之間動態調整,進口以2成為上限。
官員說,在總量管制下,若有鋼鐵業想擴產,會選擇產能較小電爐為主,不過一旦擴充的產量若超過2,660萬公噸,恐怕擴廠案不會通過。
環保署日前針對鋼鐵產業政策環評報告召開過公聽會,工業局表示,環團提供意見,所以政策環評報告會微調之後,再送到環保署審查,初估2個月內政策環評將定案。
<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