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業界享有「豬肉專家」美譽的香里食品公司,是921地震後,第
一家進駐南投災區設廠的企業,此舉不但為百廢待舉的災區帶進
即時的信心,也為災區的經濟復甦注入活水,更重要的是,它保
住了員工最迫切的經濟來源。
總公司設於台北的香里食品,原在南投肉品市場設有肉品分切加
工廠,921震災後,災區經濟蕭條,該公司原擬將加工廠遷往台北
,最後仍留在南投。很多人面對災難總是心慌意亂、猶豫不決,
但香里食品董事長張敬國,硬是在關鍵時刻下了這項重要決定。
他說,如果公司離開南投,那就代表所有同仁都將失業,在大家
正因為百年震災而陷入困境時,如果再失業,正是在傷口上再施
以重擊。
長期濟助弱勢 捐助社福團體
年輕時候的張敬國,也曾飽嚐困頓之苦,因此事業有成後,比一
般人更懂得以慈悲心關懷周遭的每個人;他除了是慈濟的榮譽董
事,長期以個人名義濟助弱勢,公司也積極捐助社福團體、回饋
社會。
從傳統市場販售豬肉的小攤商,到現在獲得CAS優良食品認證,
成為全台唯一開放參觀的肉品觀光工廠及家樂福、台灣楓康等大
型賣場最重要的豬肉供應商,張敬國是怎麼辦到的?以下是專訪
摘要:
問:請說明公司的沿革。
答:我生於戰亂時代,父親曾於光復後在屏東販賣豬肉,這是我
與豬肉的最初結緣,也讓我在退伍後,一腳踩進肉品市場,從此
與豬肉結下不解之緣。由於長期從事肉品買賣,對於肉品市場的
經營漸有心得,因此,當政府於民國73年推動電宰豬肉政策後,
隨即成立香里食品,開始從事肉品分切、加工,供應餐廳、自助
餐店等通路。
問:請分享公司成長最主要的關鍵點。
答:民國78年,是香里食品走向食品加工廠的關鍵年,當年公司
在台北市三區肉品市場設立肉品分切加工廠,每天宰殺100頭豬、
生產10公噸豬肉,生產規模愈來愈大。當時巧逢量販店崛起,香
里順利打進家樂福體系,也因為家樂福的關係,吸引愈來愈多超
市、團膳、連鎖餐飲業者向香里採購肉品,奠定公司發展的穩固
基礎。
問:公司的主力產品是什麼?
答: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生鮮豬肉、調理及加工肉製品。香里冷
藏、冷凍豬肉、一次及二次加工品,過去均以供應賣場、餐廳為
主,相對也忽略建立自我品牌的重要性。民國91年,公司獲農委
會指定執行「建立國產豬肉品牌產銷策略聯盟」計畫,隨即推出
香里活力豬及鄉土黑毛豬品牌,並陸續開發出豬小排、萬巒豬腳
、香腸、肉鬆、貢丸等精緻化、多元化的產品。現在,這些產品
不僅在家樂福、台灣楓康等賣場看得到,在新光三越天母店及信
義新天地、SOGO忠孝店、香里肉品專賣店,都可看到「有身分證
的豬肉製品」。同時,南投廠是以肉品外銷廠的規格設計,俟豬
肉外銷政策解凍後,香里也積極搶攻日本及中國市場,讓台灣優
質的豬肉產品揚名國際。
前進日本大陸 讓台灣豬揚名
問:香里是全台首家獲評選為觀光工廠的肉品加工廠,它呈現的
重要意義是什麼?
答:香里食品能獲得家樂福、台灣楓康等大型賣場肯定,除嚴選
健康豬源,從牧場源頭層層把關,並在無塵低溫環境下生產優質
肉品,全廠實施HACCP危害分析重點管制系統,建立「從牧場到
餐桌,品質全程一路保證」的產銷履歷制度。
921震災後,公司基於回饋鄉里,挹注鉅資在南崗工業區增建二
千坪現代化肉品工廠,在高科技無塵無菌設施下,生產優質肉品
。公司不論是生產設施、品質管控與通路服務,均達到一流公司
的水準,因此獲經濟部評選為觀光工廠,它具體說明,即使是傳
統產業,只要用心規劃、經營,醜小鴨也可以變成白天鵝。
問:公司積極扮演企業公民角色,認知點是什麼?
答:或許這是個人成長、創業過程帶來的啟示。其實,企業是一
群人付出集體智慧與勞力的結晶,取之於社會,就要懂得回饋社
會。因此,不論是921震災前每月對希望工程的捐獻,或921發生
後對災民、家扶團體的濟助,都是基於這樣的認知。希望藉由香
里的拋磚引玉,讓人間處處見真情,這也是缺乏人情味的現代社
會最需要的。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