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未上市櫃股票公司名稱 |
新聞標題 |
2022/5/26 | 京碼 未 | 推動企業上櫃 三路並進 |
櫃買中心表示,除了持續推動優質企業上(興)櫃,也積極拓展創櫃公司發展及曝光,近期積極拜訪企業、舉辦相關說明會,以及參展「InnoVEX 2022」新創展會,期待能為櫃買家族打造多層次市場的良好環境,讓更多台灣中小企業發光發熱。
櫃買中心為持續宣導戰略新板特色,及推動更多優質企業上(興)櫃,正積極與中介機構拜訪創新企業及舉辦進入資本市場相關說明會,使有意願進入資本市場的企業更加認識櫃買市場及戰略新板,以為提前因應與準備。至5月24日止,櫃買中心已舉辦或受邀參與六場次資本市場相關之宣導說明會,其中含推動戰略新板為主題說明會計有五場次,另已拜訪╱來訪公司計34家次,其中戰略新板推動計14家次。
創櫃板方面,櫃買中心自5月24日至5月27日期間,帶領六家創櫃板公司包括元皓能源(7449)、立達軟體、元健大和、大麥網路、京碼,以及市民永續參加「InnoVEX 2022」新創展會,於線上線下同時展出,介紹創櫃板輔導資源。 <摘錄經濟-◎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6 | 大麥網路 未 | 推動企業上櫃 三路並進 |
櫃買中心表示,除了持續推動優質企業上(興)櫃,也積極拓展創櫃公司發展及曝光,近期積極拜訪企業、舉辦相關說明會,以及參展「InnoVEX 2022」新創展會,期待能為櫃買家族打造多層次市場的良好環境,讓更多台灣中小企業發光發熱。
櫃買中心為持續宣導戰略新板特色,及推動更多優質企業上(興)櫃,正積極與中介機構拜訪創新企業及舉辦進入資本市場相關說明會,使有意願進入資本市場的企業更加認識櫃買市場及戰略新板,以為提前因應與準備。至5月24日止,櫃買中心已舉辦或受邀參與六場次資本市場相關之宣導說明會,其中含推動戰略新板為主題說明會計有五場次,另已拜訪╱來訪公司計34家次,其中戰略新板推動計14家次。
創櫃板方面,櫃買中心自5月24日至5月27日期間,帶領六家創櫃板公司包括元皓能源(7449)、立達軟體、元健大和、大麥網路、京碼,以及市民永續參加「InnoVEX 2022」新創展會,於線上線下同時展出,介紹創櫃板輔導資源。 <摘錄經濟-◎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6 | 立達軟體科技 未 | 推動企業上櫃 三路並進 |
櫃買中心表示,除了持續推動優質企業上(興)櫃,也積極拓展創櫃公司發展及曝光,近期積極拜訪企業、舉辦相關說明會,以及參展「InnoVEX 2022」新創展會,期待能為櫃買家族打造多層次市場的良好環境,讓更多台灣中小企業發光發熱。
櫃買中心為持續宣導戰略新板特色,及推動更多優質企業上(興)櫃,正積極與中介機構拜訪創新企業及舉辦進入資本市場相關說明會,使有意願進入資本市場的企業更加認識櫃買市場及戰略新板,以為提前因應與準備。至5月24日止,櫃買中心已舉辦或受邀參與六場次資本市場相關之宣導說明會,其中含推動戰略新板為主題說明會計有五場次,另已拜訪╱來訪公司計34家次,其中戰略新板推動計14家次。
創櫃板方面,櫃買中心自5月24日至5月27日期間,帶領六家創櫃板公司包括元皓能源(7449)、立達軟體、元健大和、大麥網路、京碼,以及市民永續參加「InnoVEX 2022」新創展會,於線上線下同時展出,介紹創櫃板輔導資源。 <摘錄經濟-◎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6 | 元皓能源 未 | 推動企業上櫃 三路並進 |
櫃買中心表示,除了持續推動優質企業上(興)櫃,也積極拓展創櫃公司發展及曝光,近期積極拜訪企業、舉辦相關說明會,以及參展「InnoVEX 2022」新創展會,期待能為櫃買家族打造多層次市場的良好環境,讓更多台灣中小企業發光發熱。
櫃買中心為持續宣導戰略新板特色,及推動更多優質企業上(興)櫃,正積極與中介機構拜訪創新企業及舉辦進入資本市場相關說明會,使有意願進入資本市場的企業更加認識櫃買市場及戰略新板,以為提前因應與準備。至5月24日止,櫃買中心已舉辦或受邀參與六場次資本市場相關之宣導說明會,其中含推動戰略新板為主題說明會計有五場次,另已拜訪╱來訪公司計34家次,其中戰略新板推動計14家次。
創櫃板方面,櫃買中心自5月24日至5月27日期間,帶領六家創櫃板公司包括元皓能源(7449)、立達軟體、元健大和、大麥網路、京碼,以及市民永續參加「InnoVEX 2022」新創展會,於線上線下同時展出,介紹創櫃板輔導資源。 <摘錄經濟-◎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6 | 元健大和直販事業 未 | 推動企業上櫃 三路並進 |
櫃買中心表示,除了持續推動優質企業上(興)櫃,也積極拓展創櫃公司發展及曝光,近期積極拜訪企業、舉辦相關說明會,以及參展「InnoVEX 2022」新創展會,期待能為櫃買家族打造多層次市場的良好環境,讓更多台灣中小企業發光發熱。
櫃買中心為持續宣導戰略新板特色,及推動更多優質企業上(興)櫃,正積極與中介機構拜訪創新企業及舉辦進入資本市場相關說明會,使有意願進入資本市場的企業更加認識櫃買市場及戰略新板,以為提前因應與準備。至5月24日止,櫃買中心已舉辦或受邀參與六場次資本市場相關之宣導說明會,其中含推動戰略新板為主題說明會計有五場次,另已拜訪╱來訪公司計34家次,其中戰略新板推動計14家次。
創櫃板方面,櫃買中心自5月24日至5月27日期間,帶領六家創櫃板公司包括元皓能源(7449)、立達軟體、元健大和、大麥網路、京碼,以及市民永續參加「InnoVEX 2022」新創展會,於線上線下同時展出,介紹創櫃板輔導資源。 <摘錄經濟-◎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6 | 元健大和直販事業 未 | 元健大和 宜科企業總部上樑 |
助聽器製造商元健大和直販事業公司(創櫃代號:7574,簡稱元健大和)於宜蘭科學園區興建企業總部,日前舉行上樑儀式,竹科管理局局長王永壯、宜蘭縣長林姿妙代理人宜蘭縣政府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總幹事游美蘭、宜蘭市市長江聰淵、國立宜蘭大學校長吳柏青等貴賓出席,祝賀元健大和朝成為世界級助聽器製造及服務品牌再下一城。
元健大和擁有通路「元健助聽器」與產品「耳寶助聽器」,從研發、生產到銷售、保固皆獨立進行,自2009年成立以來,即以「促進聽力臨床研究、提升專業教育、促進國際產官學交流、打造智慧生產模式和提供聽力雲端服務」為發展目標,曾榮獲台灣創新發明研究獎,並擁有台、日、歐、美、中等多國專利,於2019年更成功創櫃,獲得市場支持。
元健大和創辦人、執行長吳志賢出生於宜蘭舊城,2年前選擇設廠在宜科,除一圓返鄉夢想外,更為了促進宜蘭經濟發展,以及推升台灣助聽器站上國際舞台,如今元健大和企業總部落成在即,預料屬於台灣聽力科技的新紀元將近在眼前。 <摘錄經濟-◎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6 | 兆豐國際證券投資信託 未 | 兆豐洲際半導體ETF 6/8開募 |
知名傳奇跑車保時捷911獨特的風格與極佳的耐用性享譽全球,其所代表的是品質、頂尖與絕佳的引擎性能;半導體中的跑車-洲際半導體指數,成份股網羅全球半導體頂尖企業,也代表品質、頂尖與絕佳的成長動能。看好全球半導體長發展潛力,兆豐投信首發兆豐洲際半導體ETF(00911),募集期間6月8日至6月14日,新台幣15,000元即可輕鬆駕馭全球半導體龍頭廠商。
全球半導體股價遭遇逆風,主因國際地緣政經局勢、各國央行升息對抗通膨及市場認為科技股估值過高等因素造成資金抽離。但從近期半導體大廠公布的財報與展望持續看旺,高效能運算、物聯網及車用市場等需求依然強勁。美國的通訊晶片大廠高通除了第1季營收創新高,並調高第2季優於市場預期的財測;超微、車用晶片大廠安森美也是第1季營收創新高,並調升全年業績展望。
今年來洲際半導體指數下修近三成,評價面已相對具吸引力。這個指數的優勢是篩選邏輯較能掌握到科技趨勢的脈動,每年調整四次權重,來捕捉科技股輪動。相較於費城半導體指數,成分股涵蓋更多全球的半導體龍頭企業,除了美國的博通、高通、英特爾、輝達,荷蘭的艾司摩爾、恩智浦,台灣有台積電、日月光等。
由於洲際半導體指數具調整彈性與效率,全球第一檔也是規模最大在美國掛牌的iShares半導體ETF,去年6月將追蹤的費城半導體指數換成洲際半導體指數,轉換後至今指數報酬表現也較佳,洲際半導體指數可視為費城半導體指數的進階版。
美股正處於利率政策轉換、股市調整階段,短線市場容易受消息面影響而劇烈震盪,就投資角度來看,現階段應重視產業篩選,具備業績成長及趨勢創新題材的科技股。近期各半導體龍頭大廠對未來看法仍保持審慎樂觀,投資人可把握近期回檔時的進場機會。 <摘錄經濟-◎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6 | 永豐證券投資信託 公 | 存股族逢低進場 時機到 |
受美股拉回壓力衝擊,台股第2季以來最大修正點數約2,500點,近期處於「萬六」關卡上下震盪。投信法人表示,台股拉回降低存股投資人追高的投資疑慮、拉高個股股息殖利率,產生進場投資機會,迎接第2、3季即將開始的除權息旺季,投資不妨透過存股、高股息ETF掌握投資契機。
永豐投信分析,第2季以來的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主要反應升息、通膨等衝擊,台股、美股主要指數從高點以來修正幅度分別已超過一至三成,仍不減存股族買盤。據Bloomberg資料統計,在歷年的重大事件衝擊中,包括2018年美中貿易戰、2020年新冠疫情及2022年俄烏衝突,永豐優息存股(00907)追蹤專為存股族設計的「特選臺灣優選入息存股指數」為例觀察存股績效,均展現較大盤更佳的抗震性與穩定度。
即便在事件過後,全球金融市場回復基本面與成長趨勢,對台股大盤、不同產業帶來不同影響程度與後續修復力差異,台灣傳產、金融類股修復力較大盤指數來得佳,永豐投信分析原因是金融與傳產類股因波動低、獲利穩、殖利率高,空頭修復能力也相對優異。
永豐投信強調,第3季將進入台股除權息高峰,股價回檔後,提供布局高股息殖利率概念股投資機會,整體金融股與傳產股預期在下半年仍可望受惠升息與內需支撐。根據集保中心公布數據,近一周以來15家金控股東數再度回到610萬戶以上,總計增加超過3.4萬名股東數,隨金控股股價修正,具備股息優勢標的再度浮現長期投資價值,吸引存股族逢低進場,等待下半年全球股市波動趨緩,展現金融行情修復驅動力。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資深協理樓克望表示,目前市場普遍認為美國聯準會6、7月可能再升息2碼,9月可能是2碼或1碼,若僅升息1碼,對做多台股有機會,第3季可望迎來較佳行情。 <摘錄經濟-◎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6 | 富邦證券投資信託 未 | 三類股票基金 逆勢衝 |
5月常被視為是投資市場的「5窮月」,今年全球股市飽受通膨與經濟衰退的焦慮而普遍走跌,僅少數股市能夠逆勢上揚。根據CMoney資料統計,境內海外股票基金5月以來漲幅前十大基金,以三類型為主,包括陸股反彈帶動的中國基金、原物料上漲助攻的原物料相關基金與巴西為主的拉丁美洲股票基金。
瀚亞巴西基金經理人王亨表示,巴西股市今年逆風而起,聖保羅指數年初以來上漲超過5%,主要反映三大利多,包括通膨與原物料價格上漲、貨幣里耳升值、股市估值仍偏低且俄烏戰爭後占MSCI新興指數權重調高等,吸引國外資金流入。
王亨分析,巴西股市結構中原物料相關占比超過四成,受惠於通膨與原物料價格上漲,在全球通膨及需求帶動下,投資人將原物料、拉丁美洲等股市資產,視為對沖通膨或對沖俄烏戰爭的標的。其次,里耳匯率是推升巴西股市大漲的主因,受惠於原物料出口火熱,擴大貿易順差,里耳今年升值幅度也優於其他新興貨幣。
此外,俄烏戰爭後俄羅斯遭到MSCI新興市場指數剔除,巴西股市目前權重自今年1月底增加1.3%,來到5.93%,也因此引導被動式資金流入巴西股市。
瀚亞投資建議,在美元升值且聯準會升息壓力下,通膨可能在下半年見頂並轉趨緩,大宗商品、能源想要複製上半年漲勢並不容易。建議投資能源、原物料相關資產,須留意波動風險,或作為對沖通膨、對抗原物料上漲的資產之一;而中國或巴西股市估值仍偏低,下檔風險有限,但仍建議以長線定期定額投資為主。
富邦投信指出,富邦大中華成長基金目前重點配置於新能源產業、汽車電子、地產產業鏈及航運,所以整體在5月這幾個行業出現反彈時,有相對好的表現。展望後市,解封及防疫政策仍是影響經濟復甦的關鍵,如果防疫政策能逐漸放鬆,陸港股因為基期已經在相對低檔位置,後續反彈的力道也較能期待。 <摘錄經濟-◎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6 | 瀚亞證券投資信託 未 | 三類股票基金 逆勢衝 |
5月常被視為是投資市場的「5窮月」,今年全球股市飽受通膨與經濟衰退的焦慮而普遍走跌,僅少數股市能夠逆勢上揚。根據CMoney資料統計,境內海外股票基金5月以來漲幅前十大基金,以三類型為主,包括陸股反彈帶動的中國基金、原物料上漲助攻的原物料相關基金與巴西為主的拉丁美洲股票基金。
瀚亞巴西基金經理人王亨表示,巴西股市今年逆風而起,聖保羅指數年初以來上漲超過5%,主要反映三大利多,包括通膨與原物料價格上漲、貨幣里耳升值、股市估值仍偏低且俄烏戰爭後占MSCI新興指數權重調高等,吸引國外資金流入。
王亨分析,巴西股市結構中原物料相關占比超過四成,受惠於通膨與原物料價格上漲,在全球通膨及需求帶動下,投資人將原物料、拉丁美洲等股市資產,視為對沖通膨或對沖俄烏戰爭的標的。其次,里耳匯率是推升巴西股市大漲的主因,受惠於原物料出口火熱,擴大貿易順差,里耳今年升值幅度也優於其他新興貨幣。
此外,俄烏戰爭後俄羅斯遭到MSCI新興市場指數剔除,巴西股市目前權重自今年1月底增加1.3%,來到5.93%,也因此引導被動式資金流入巴西股市。
瀚亞投資建議,在美元升值且聯準會升息壓力下,通膨可能在下半年見頂並轉趨緩,大宗商品、能源想要複製上半年漲勢並不容易。建議投資能源、原物料相關資產,須留意波動風險,或作為對沖通膨、對抗原物料上漲的資產之一;而中國或巴西股市估值仍偏低,下檔風險有限,但仍建議以長線定期定額投資為主。
富邦投信指出,富邦大中華成長基金目前重點配置於新能源產業、汽車電子、地產產業鏈及航運,所以整體在5月這幾個行業出現反彈時,有相對好的表現。展望後市,解封及防疫政策仍是影響經濟復甦的關鍵,如果防疫政策能逐漸放鬆,陸港股因為基期已經在相對低檔位置,後續反彈的力道也較能期待。 <摘錄經濟-◎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6 | 將捷 未 | 將捷 建築是一輩子的責任 |
在建築世家長大耳濡目染,又在建築技師父親期許下,從原商科轉理工如願考進中原大學成為建築系第一屆學生,未料父親罹癌驟逝,家中經濟頓時拮据,開始了事務所半工半讀,一切從「做中學」,基礎更加扎實透徹。生活體驗、實務磨練奠定了「創業圓夢」重要的關鍵——將捷集團創辦人林長勲建築師(以下簡稱總裁)。
「建築是一輩子的責任,總裁秉持著兩個信念,是我一路前進的方針,第一個信念是他不貪心、量力而為;第二信念是他沒有賭性,穩健扎實」董事長林嵩烈回憶過往堅定說著。
喧鬧世界
需要單純的相信
將捷集團從建築設計事務所起家,鑑於提供給客戶安全舒適的家園,陸續成立地產專業團隊,整合營建、房地產開發、室內裝修、景觀設計、資產與物業管理等,近年成立BIM整合公司,以科學的方式運用BIM技術整合建築、結構、機電等資訊模型,完成一條垂直整合並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專業團隊。而「建築是一輩子的責任」正是集團永續穩健經營的理念。
與政府許多合作投資建設案中,可見「將捷集團」的理念並非僅以自身投資利益最大化的思維,而是關注與都市發展脈絡下所進行各種建設。當一般同業對投入商辦市場發展沒信心時,總裁決定以商辦產品投標,他認為進行土地開發應負起社會責任,早期松江路如同「台灣的華爾街」撐起了台灣經濟發展,讓這一帶經濟再次復甦,進而連動帶起周邊效益。
林嵩烈表示一路走來,將捷雖經歷過金融海嘯,但親眼見證到「將捷巴菲特」與「將捷國際商業大樓」鄰近的街巷內店鋪不斷翻新,周邊商圈原有的老舊建築也開始整建拉皮,重現南京松江商圈的金融重鎮風采,終能理解當初總裁決策下所體現開發商的社會責任,並非只是蓋房子投資而已。
「曾經有人問過總裁,如果人生可以再重來,你會怎麼抉擇?如果人生可以再重來,他會做同樣的事情,但他會更在乎建築物與建築物的空間 ,對於所做的覺得很享受很有意義,希望延續。」林嵩烈分享指出。
扶貧濟弱
翻轉不一樣人生
飲水思源不忘初衷,社會力量的獎學金幫助了清寒子弟順利完成4年學業,得以讓總裁更堅定人生志向,決心進入職場後有穩定基礎時,第一件事就是要幫助更多清寒與弱勢家庭。「慈暉文教基金會」至今成立29年,以「改善生活環境、提升生活品質」為宗旨,基金會設立之初第一件事即是設置獎學金,扶助貧困家庭的子女獎助學金發放、犯罪被害人子女獎助金,培養優秀學子讓他們有翻轉人生的機會。
更倡導尊重與愛護生命的真諦,捐贈「慈暉園」與「生態園」為環境教育盡心力,亦提倡「心靈改革,從社區開始」培養藝術與自然領域的人才,開辦慈暉學院鼓勵終身學習、公益講座,提升生活品質為社會盡點棉薄之力。
林嵩烈開心說:「在基金會成果發表時,同學代表分享說著『從不知道一張A4紙可以讓他在家庭遭逢變故時,還能順利完成大學四年學業』……。看到這些即將畢業踏入社會的新鮮人,因基金會獎學金幫助需要的家庭,真的很開心。」
堅持信念
綠色轉型邁大步
今年集團邁入30周年,持續與時俱進,以行動支持環境永續經營,不管是建設本業、觀光旅宿、地熱潔淨能源均朝以永續經營為目標,為社會責任盡一份心力,並持續努力轉型成綠色企業,致力打造宜室宜居的綠色環境。
總裁不追求最大,穩健發展堅持信念、堅持做對的事,滬尾藝文休閒園區BOT案亦是在這樣的理念下誕生。鑽石級綠建築園區設計,以不改變當地生物樣貌為主,再以人的舒適度為輔,將人與自然完美融合,六大理念由內到外從「綠建築」、「智慧化」著手,符合「減少都市熱島效應」、「以外牆皮層節約能源」、「創造室內外通風」、「減少廢棄物」、「建立完整水系統」及「智慧化系統整合」,實踐總裁永續大夢。
隨著集團二代陸續接班合作無間,董事長林嵩烈、負責文創的副董事長長女林梅婷,及負責建築的執行長老么林莉婷,三兄妹齊心合力發揮所長專業分工,延續總裁信念。
「父親從小就是我們的偶像,他的正直深植我心,我謹記曾經的錯誤,不允許自己犯相同的錯誤,總裁對我們集團每個人的包容,這樣的能量是我們永續發展很重要的涵養。」林嵩烈謙虛的說著。
品牌經營
法人化永續傳承
企業在永續發展上,如何不忘初衷,言行一致,創造更大影響力,是極重要的課題。永續發展的實踐,不能因為經濟成長而犧牲掉環境保護或社會公益。
經營品牌之路是寂寞而長遠,卻是永續經營的核心關鍵,國外在建築師品牌很早就有此觀念,將建築師事務所法人化,促使品牌永續傳承,如Skidmore, Owings & Merrill(SOM)於1936 年創辦,創辦人已離世仍持續品牌永續經營,其著名項目有國庫大廈(Guoco Tower新加坡)、曼哈頓空中花園(Manhattan Loft Gardens英國)。
建築師Frank Gehry 於1962年創立事務所Frank Gehry and Associates,又於2001年成立Gehry Partners有合夥人加入將建築師事務所法人化,其著名作品有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Bilbao Guggenheim Museum)、迪士尼音樂廳(Walt Disney Concert Hall)等。反觀台灣優秀建築師品牌如何能將品牌永續傳承,與夥伴的力量發揮綜效,必須仰賴政府積極的提供關鍵資源與協助,加速台灣品牌在永續發展上邁向品牌永續之正軌。 <摘錄經濟-◎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6 | 台灣科思創 未 | 科思創 能量固化技術中心啟用 |
科思創全球能量固化創新技術中心日前於中央大學舉行啟用典禮,該聯合研發中心將負責科思創集團的「樹脂合成」與「光纖塗料」開發重任,中心設備完善,占地400多坪,是科思創全球最重要的研發中心之一,將透過科技部支持的產學研究中心計畫-綠色先進功能性材料開發與製程,與中央大學攜手開發。
科思創塗料及黏合劑事業處研發副總裁Konraad Dullaert表示:「全方位擁抱循環經濟是科思創的願景,為實現此目標,我們必須在創新及技術發展上擁有夠多的成功。對塗料與接合劑事業處而言,紫外光固化是個關鍵技術,因為它能為我們的地球與我們的客戶提供更低碳足跡的塗料解決方案。」
科思創塗料及黏合劑事業處,能量固化全球負責人Aukje Doornbos表示,紫外光技術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能為許多應用產品帶來更用續的貢獻,而其中的一個關鍵應用領域即是在電信產業,因為有了紫外光塗層塗覆在如髮絲般細膩的玻璃纖維上,網路的訊號才得以透過光纖來傳送。
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博士表示,感謝中央大學與科思創合作案的推手中央大學前副校長李光華,材料科學是一門涉及物質性質與應用整合的跨領域科學,與民生發展息息相關,中央大學有許多傑出的教研團隊投注在此領域。中大將與科思創一起樹立頂尖大學與國際企業合作的新典範,希望能帶動更多海內外廠商和學校教研團隊進行產學合作。
台灣科思創總經理李銘城表示:「很榮幸能獲得科技部支持,並進駐中央大學進行深度的產學合作,共同開創更精采的世界。」(劉靜君) <摘錄經濟-◎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6 | 台灣虎航 興 | 限時優惠 虎航爆搶票潮 |
好想出國!搶票搶到虎航當機。全球陸續國境解封,國內也有望在今年下半年開放邊境,看好疫後旅遊市場,台灣虎航昨(25)日推出優惠方案後,一早搶票人潮湧進,系統一度卡住,台灣虎航也臨時宣布拉長搶票時間。
這波疫情造成全球旅遊市場全部停擺兩年左右,隨著疫苗施打率攀升,美國已經開始過正常生活,全面解封後就算是機票漲價及通膨陰霾,還是阻擋不了民眾想要旅遊的腳步;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LS)資料,美國4月機票費用較3月攀升18.6%。
雖然國境還沒有開放,然而,國內各家航空業者也磨拳擦掌全面準備搶攻復飛商機。台灣虎航動作最快,昨天推出2022年冬季班表24小時限時搶購活動,全航線單程未稅只要新台幣798元起,同時,推出限量日韓套票,一早湧進大量搶票人潮,系統瞬間卡住,雖然也火速排解,也投射出國人想要出國的心情。
台灣虎航表示,推出日韓A、B、C三種票優惠專案,昨天一上線就完售;因應官網異常狀況,原本銷售截止時間是 5月26日上午9:59分,為回饋跟彌補虎迷們,已將搶票時間延長銷售時間至5月26日23:59止。
雄獅旅遊發言人賴一青表示,因全球面臨通膨,加上機票、交通、住宿等成本增加,預估未來一年內團體旅遊費用漲幅約三至五成。日本沖繩團費約4萬起跳,東京約5萬以上,歐美長程航線預估團費10至12萬間。 <摘錄經濟-◎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6 | 台灣美光記憶體 未 | 導入先進製程 深化在台投資 |
美光持續攜手台灣協力廠搶食記憶體市場商機之餘,同步強化在台投資。美光總裁暨執行長梅羅塔(Sanjay Mehrotra)昨(25)日透露,台灣中科新廠啟用後,美光也會在台導入最先進的1α奈米DRAM製程生產,同時也將導入最先進的極紫外光(EUV)設備,實現美光持續成長及對台灣的承諾。
美光目前為在台最大投資外商,台灣員工人數約1萬人,梅羅塔釋出會將先進製程與高檔EUV設備落地台灣生產,凸顯美光對台灣的重視。
針對在台灣的營運,梅羅塔指出,台灣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邏輯和DRAM半導體技術,美光在台灣創建DRAM卓越製造中心,是先進的半導體製造生態系統,並部署由人工智慧自動化驅動的智慧製造系統,有助於生產營運和高質量。 <摘錄經濟-◎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6 | 台灣美光記憶體 未 | 美光攜台廠 強攻記憶體 |
全球第三大DRAM廠美光資深副總裁暨策略長摩爾(David Moore)昨(25)日表示,看好5G手機滲透率增加,加上自駕車趨勢、雲端規模擴大、遊戲效能提升等四大動能確立,帶動儲存需求攀升,美光將攜手聯發科、群聯、力成等夥伴,共同搶搭記憶體產業成長商機。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昨天進入第二天,摩爾以「智匯數據 無所不在」為題,發表主題演講,釋出以上訊息。
根據市調機構統計,美光去年在全球DRAM市占率為22.8%,居三星(43.6%)、SK海力士(27.7%)之後,為第三大廠,合計三家業者共取得全球94%的DRAM市場。
摩爾指出,全球面臨經濟數位化、超連結及人工智慧等大趨勢,正在改變各產業,尤其現代人生活在現實、虛擬高度結合的世界,當中的連接橋梁就是數據,舉凡智慧手機、手表、電腦等都是。
他說,5G會是實現上述應用場景的催化劑,預期到2027年,全球有75%都會使用5G;2035年,在5G實現快速智慧物聯網的趨勢下,商機無窮,隨著5G手機效能提升,儲存技術和容量都隨之攀升,驅動市場對記憶體的需求。
同時,汽車電子化也將推動半導體產業顯著增長,尤其關鍵的安全智慧系統所需的儲存容量可能呈現數倍成長。另外還包括雲端規模擴大,以及遊戲玩家對軟硬體配備的要求提升,使得CPU和GPU須同步保持高性能的儲存空間,能更加完善的處理傳輸和大量數據。
美光看好四大應用將成為產業正向的推進器,也為聯發科、群聯、力成等合作夥伴中長期營運吞下定心丸。
其中,聯發科已率先驗證美光的LPDDR5X DRAM產品,用於為5G手機打造的全新「天璣9000」旗艦晶片組。群聯著眼5G無線傳輸的普及率持續上升,在全新世代的PCIe Gen5平台,將攜手美光共同打造PCIe Gen 5生態系。力成方面,則是美光長期的記憶體晶片封測夥伴,美光後市俏,力成同步沾光。
美光總裁暨執行長梅羅塔(Sanjay Mehrotra)強調,不同終端裝置、資料中心或是雲端運算,都少不了記憶體這項關鍵零組件,因此不僅要提升自身能力,也要持續深化與生態系夥伴的合作,最終目標要增強使用者體驗,並且提高大規模生產力。 <摘錄經濟-◎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6 | 富邦人壽 公 | 輕症居家 五壽險從寬給付 |
新冠肺炎確診者居家照護期間,法定傳染病醫療險怎麼賠,大眾關注。新光人壽、南山人壽帶動下,台灣人壽、富邦人壽、中國人壽都加入行列,除一般住院日額照給,也會按住院日額計算或給付定額關懷金。
新冠確診者因輕症或無症狀,以居家照護方式處理者,是否比照住院給付,國內壽險公司全都從寬處理,不過,從寬程度有別,主要分成兩群,一是住院日額與關懷金都給;另一是只給關懷金,但採慰問金形式,強調非保險給付。
大型壽險公司理賠部門高階主管昨(25)日表示,對保戶來講,無論稱關懷金、慰問金還是稱什麼,屬於保險給付還是融通給付,根本不是重點;保戶只關心,居家照護期間原有的醫療險(健康險的俗稱)能否獲得理賠。
住院日額部分,也就是住院一天給1,000元、2,000元或3,000元等,新光、南山、台灣、富邦、中國等壽險公司,都決定居家照護天數比照住院天數給付。
慰問金或關懷金部分,商品型態主要有兩種,一是一次給一筆錢(定額給付);另一是跟住院日額連動,例如,住院日額給1,000元,因法定傳染病而住院,住院日額再多給500元。
壽險公司主管說,消費者意識高漲年代,公司平日宣傳做公益,還不如關鍵時刻真正捍衛保戶權益。 <摘錄經濟-◎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6 | 南山人壽 公 | 輕症居家 五壽險從寬給付 |
新冠肺炎確診者居家照護期間,法定傳染病醫療險怎麼賠,大眾關注。新光人壽、南山人壽帶動下,台灣人壽、富邦人壽、中國人壽都加入行列,除一般住院日額照給,也會按住院日額計算或給付定額關懷金。
新冠確診者因輕症或無症狀,以居家照護方式處理者,是否比照住院給付,國內壽險公司全都從寬處理,不過,從寬程度有別,主要分成兩群,一是住院日額與關懷金都給;另一是只給關懷金,但採慰問金形式,強調非保險給付。
大型壽險公司理賠部門高階主管昨(25)日表示,對保戶來講,無論稱關懷金、慰問金還是稱什麼,屬於保險給付還是融通給付,根本不是重點;保戶只關心,居家照護期間原有的醫療險(健康險的俗稱)能否獲得理賠。
住院日額部分,也就是住院一天給1,000元、2,000元或3,000元等,新光、南山、台灣、富邦、中國等壽險公司,都決定居家照護天數比照住院天數給付。
慰問金或關懷金部分,商品型態主要有兩種,一是一次給一筆錢(定額給付);另一是跟住院日額連動,例如,住院日額給1,000元,因法定傳染病而住院,住院日額再多給500元。
壽險公司主管說,消費者意識高漲年代,公司平日宣傳做公益,還不如關鍵時刻真正捍衛保戶權益。 <摘錄經濟-◎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6 | 富邦產險 公 | 與商周合辦論壇,掌握契機、扎根新戰略 富邦金攜產官學 探討決 |
與商周合辦論壇,掌握契機、扎根新戰略 富邦金攜產官學 探討決勝ESG
富邦金控25日攜手商業周刊以「決勝ESG 扎根新戰略」為主題,舉 辦「2022全球風險分析前瞻論壇」,集結產官學界重要領袖,從全球 風險出發,到台灣首份針對國內企業進行的TCFD調查報告,洞察氣候 變遷帶來的風險,並揭露商業行為對自然生態的影響及相應的改善措 施。
參與論壇的包括經濟部執行秘書莊銘池、中華民國永續發展協會秘 書長莫冬立、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波士頓顧問公司(BCG)董 事總經理陳美融、永豐餘投資控股董事長劉慧瑾、寶晶能源公司董事 長蔡佳晉、富邦金控副總徐偉傑、台北富邦銀行執行副總陳弘儒、富 邦產險資深副總林國鈺等產、官、學界重要領袖。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表示,ESG一直是富邦金控重要發展方向, 對內落實ESG理念、對外發揮影響力,在金融面與非金融面攜手企業 夥伴、供應商、客戶、員工及社會大眾一同邁向綠色永續,是富邦金 控自2015年以來的目標,期盼富邦能積極扮演永續領航者的角色。
富邦金控亦於2021年重新擘劃ESG四大策略─低碳、數位、激勵、 影響,並發起「Run For Green奔向綠色」ESG倡議計畫,以實際作為 落實永續,今年更積極加入國際永續組織與倡議,成為碳核算金融聯 盟(PCAF)及亞洲投資人氣候變遷聯盟(AIGCC)會員,並申請加入 以及RE100,同時富邦金控也是全台唯二加入世界經濟論壇的企業, 引領台灣奔向淨零未來。
富邦金控風控處處長徐偉傑代表致詞表示,富邦金控希望扮演綠色 金融領航者的角色,透過金融市場的力量,積極支持企業低碳轉型、 帶動責任投資風氣、幫助潔淨能源發展,以創造永續正向的世界為願 景,引導投資人及企業重視永續發展,發揮金融業正向影響力。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6 | 鴻曜醫學 未 | 鴻曜醫幹細胞製劑 委由CRO試驗 |
以研發幹細胞製劑聞名的鴻曜醫,其幹細胞製劑MCRcIR 與MiSave rR已通過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 核准進入臨床試驗一期,而為加 速日後臨床試驗的效益性及妥善率,今(2022)年委由美國國際知名 CRO(新藥開發、健康食品及疫苗開發等臨床前的前段試驗委託機構 ),展開為期一年的臨床前前段試驗,將確立該製劑的先期開發及未 來方向性是否契合需求市場。
該公司董事長同時也是臨床主治醫師的劉宗桂表示,近期引起生醫 產業熱烈討論的「再生醫療發展法」,若修正草案審議通過,將為國 內生醫產業注入一劑強心針,除讓更多患者受惠,也協助生醫產業從 艱難發展環境中覓得一線生機。目前,鴻曜醫的幹細胞製劑MCRcIR與 MiSaverR已通過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核准進入臨床試驗一期,是 國內也是全球唯一擁有兩項心血管疾病臨床試驗用幹細胞製劑治療的 生物醫藥公司;然在雀躍的同時,也在思考如何跨越冗長的三期臨床 ,正當對未來處境產生擔憂時,「再生醫療發展法」中的減少研發期 程,解決了經營者的疑慮;即針對部分特定疾病項目第二期臨床實驗 完,只要有足夠創新,可有條件核予許可證,也許三、五年就可提早 上市,這著實讓業者看到新希望。
劉宗桂接著指出,既然有了生醫新法的協助,鴻曜醫更要加快幹細 胞製劑的研發速度,遂此,同步啟動國際型CRO之委託試驗;另由於 美國之臨床試驗,係於健康的正常人進行測試,其獲得數據將更為確 實,有助於定位該製劑的病理效益實質性。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6 | 亞果生醫 興 | 亞果再生醫學 迎接生醫大未來 |
在國內以推動人體器官組織再生醫學及研製生物性醫材受到國際生 醫界重視的亞果生醫(6748),為充實生醫營運大未來,於登入興櫃 後的首發現增案,超額達標;由於該公司營運主軸為目前全球高度重 視的再生醫學,且契合目前行政院審議的「再生醫療三法」,吸引國 內大型法人、知名財經專家及眾多醫師爭相投資。
目前,為生醫產業帶來重大變革的「再生醫療三法」修正草案已送 入行政院審議,衛福部期待能在近兩月行政院會拍板,為生醫產業注 入一劑強心針。此次修法將祭出設立再生醫療基金、設立國家級細胞 庫、縮短研發時間助提早搶市等三大利多,將促使生醫產業成長三倍 以上。事實上,為推動我國再生醫療,讓更多患者受惠及協助生技產 業發展,衛福部於今年初已預告上位母法的「再生醫療發展法」,另 還有規範醫療機構及生醫產業的「再生醫療施行管理條例」及「再生 醫療製劑管理條例」等,待修法通過後,將帶動再生醫療產業興盛。
亞果生醫係以研發生產人體組織器官修護用之生醫材料為主,擁有 世界多國專利的二氧化碳超臨界流體組織器官去細胞技術,已成功將 豬皮、豬骨、豬眼角膜、血管、神經管以及豬的心臟、肝臟、腎臟等 器官清除脂肪、細胞以及會引起人體排斥反應之雜蛋白成分,保留組 織器官中天然膠原蛋白支架結構來做為人體組織工程修護材料;兩年 前即率國內生醫界之先,同時與三軍總醫院、高雄榮總及高雄醫學大 學進行人工眼角膜人體臨床試驗,目前已完成收案且所收治患者的視 力均得到令醫界相當難以置信的改善,預計台灣TFDA取證後將快速進 軍中國及印度兩個眼角膜極度需求之國家。另,其獨步全球的去細胞 組織器官支架再生醫學技術,近期獲科技部專案計畫補助,偕同成大 醫學院共同研究開發「超臨界二氧化碳去細胞之異種神經對於促進周 邊神經再生之產品應用」。
台灣在面對全球再生醫學發展新趨勢,尤其,後新冠疫情時代,生 醫產業中的制約有必要進行更妥善且快速的因應。而「再生醫療三法 」將促使緩步前行的國內生醫產業,能在有條件的協助下大步向前; 其中,光是減少研發期就是業者所期待的;以往傳統藥物要經過三期 ,可能還沒做完,生醫公司就彈盡糧絕了,現在針對部分特定疾病項 目第二期臨床實驗完,只要有足夠創新,可有條件核予許可證,也許 三、五年就可提早上市,將能促進產業大幅度開發;再者,再生醫療 不只是單一產品,而是一個「產業鏈」,包含諸多相關生醫等技術。
預估變革後的「再生醫療三法」,將讓國內廠商跟國外業者有意願 研發跟申請,從早期研發到最後成熟申請許可證,各個階段產業都能 受惠。正因,產業發展趨勢使然,雖股票集中市場聲聲哀嚎,然生醫 類股依然是逆勢昂揚,且近期生醫公司再掀掛牌潮,初步統計至少8 家生醫公司,將陸續分別登錄興櫃、上市、美國那斯達克交易;生醫 類股儼然成為資金避風港,且是未來值得期待的投資標的。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