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未上市櫃股票公司名稱 |
新聞標題 |
2022/5/25 | 集邦科技 未 | 集邦:手機相機三鏡頭當道 |
在性價比當道下,TrendForce推估三眼怪仍將是今年手機的主流, 僅部分機種會採用四鏡頭設計來做為規格差異化,而雙鏡頭以下的產 品數量將會銳減,且以入門款機種為主。
通膨讓今年智慧型手機的銷量籠罩陰霾,但TrendForce仍看好今年 智慧型手機相機模組出貨量將微幅上揚5%,達到50.2億顆,推估其 成長動能主要來自於三鏡頭設計帶動低畫素鏡頭數量的增加,惟規格 較佳的高畫素主鏡頭雖然能讓品牌廠商提供較佳的手機拍攝性能,但 由於畫素規格並未持續往更高階攀升,主流仍停留在5,000萬畫素上 下,需求恐略有停滯。
TrendForce指出,整機性價比仍是消費者購買的主要依據,考量到 五鏡頭設計、上億畫素的主鏡頭等高規格方案,成本最終仍會轉嫁到 廠商端,在銷售表現難獲提升下,三鏡頭仍會是今年的主流設計,預 估整體出貨占比將超出四成,達到44%,較去年的34%,增加10個百 分點,僅部分機種則會採用四鏡頭設計來做為規格差異化,占比與去 年相當,均為21%,而雙鏡頭以下的產品數量將會減少,占比由去年 的45%下修至35%,且以入門款機種為主。
TrendForce認為,透過一顆高畫素的主鏡頭再搭配兩顆低畫素的功 能鏡頭方式,就能讓手機維持三鏡頭設計並且兼顧到硬體成本,這是 促使中低階產品朝向三鏡頭、甚至是四鏡頭設計發展的主因,連帶的 包括兩百萬畫素的景深鏡頭、微距鏡頭在內的低畫素功能鏡頭的採用 量也會因此攀升。
TrendForce指出,目前品牌廠商放緩手機相機模組的硬體規格競爭 ,但仍會以拍照、攝影性能作為手機產品的宣傳特色,而且會著重動 態拍攝、夜間拍攝等情境來突顯產品優勢。而這部分除了可以透過強 化相機模組本身的光學性能來達成外,亦能透過演算法、軟體的方式 來強化,進而提升手機品牌對於投入自製晶片的積極度。
著眼於此,不光是蘋果(Apple)、三星(Samsung)這些手機廠長 期採用自家的SoC,其他品牌廠商也嘗試推出自行研發的晶片來強化 影像處理效果,例如小米(Xiaomi)的澎湃C1、OPPO的MariSilicon X和VIVO的V1+,也都加入了角逐的行列。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5 | 明台產物保險 未 | 陪同居隔取得居隔書 產險將賠 |
產險公會24日公布防疫保單「理賠指引」,其中針對「陪同居隔」 是否理賠,產險公會指引指出,只要取得依傳染病防治法第48條開立 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個案接觸者居家隔離書」,即符合申請資格 。
產險公會表示,鑑於國內疫情變化急遽,為因應中央疫情指揮中心 隨時更新各項防疫措施,不斷新增各類實務態樣,滾動式檢討修正。 目前針對通案性質問題已作成例示建議,但因保單契約條款各異,對 於未作成通案建議,即依各公司保險契約精神、公平待客原則,由各 產險公司妥善處理。
其中「通案」部分,包括「隔離補償」方面,只要取得居家隔離書 ,即符合申請資格;至於確診者,只要經過醫師診斷確定罹患保單條 款約定法定傳染病,就可依保單約定定額給付關懷保險金。
針對「陪同居隔」,新安東京海上產險24日決定理賠,旺旺友聯、 泰安產、明台產及富邦產也都表示,若投保人取得依傳染病防治法第 48條開立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個案接觸者居家隔離書」,即符合 申請資格。
但也有產險表示,「陪同居隔」去年已經金融評議中心評議作出「 不理賠」的決議,現在又變成「陪同居隔」都可理賠,讓業者無所適 從,由於目前還有「陪同居隔」是否理賠的爭議案仍在金融評議中心 審議中,將等待評議中心裁決及理由出爐,再最後確認。
至於確診者的密集接觸者如已接種完三劑,若保戶提供「3+4」天 的隔離通知書且有隔離事實,則確定被認定為符合隔離保險金給付條 件。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5 | 泰安產物保險 公 | 陪同居隔取得居隔書 產險將賠 |
產險公會24日公布防疫保單「理賠指引」,其中針對「陪同居隔」 是否理賠,產險公會指引指出,只要取得依傳染病防治法第48條開立 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個案接觸者居家隔離書」,即符合申請資格 。
產險公會表示,鑑於國內疫情變化急遽,為因應中央疫情指揮中心 隨時更新各項防疫措施,不斷新增各類實務態樣,滾動式檢討修正。 目前針對通案性質問題已作成例示建議,但因保單契約條款各異,對 於未作成通案建議,即依各公司保險契約精神、公平待客原則,由各 產險公司妥善處理。
其中「通案」部分,包括「隔離補償」方面,只要取得居家隔離書 ,即符合申請資格;至於確診者,只要經過醫師診斷確定罹患保單條 款約定法定傳染病,就可依保單約定定額給付關懷保險金。
針對「陪同居隔」,新安東京海上產險24日決定理賠,旺旺友聯、 泰安產、明台產及富邦產也都表示,若投保人取得依傳染病防治法第 48條開立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個案接觸者居家隔離書」,即符合 申請資格。
但也有產險表示,「陪同居隔」去年已經金融評議中心評議作出「 不理賠」的決議,現在又變成「陪同居隔」都可理賠,讓業者無所適 從,由於目前還有「陪同居隔」是否理賠的爭議案仍在金融評議中心 審議中,將等待評議中心裁決及理由出爐,再最後確認。
至於確診者的密集接觸者如已接種完三劑,若保戶提供「3+4」天 的隔離通知書且有隔離事實,則確定被認定為符合隔離保險金給付條 件。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5 | 新安東京海上產物保險 未 | 陪同居隔取得居隔書 產險將賠 |
產險公會24日公布防疫保單「理賠指引」,其中針對「陪同居隔」 是否理賠,產險公會指引指出,只要取得依傳染病防治法第48條開立 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個案接觸者居家隔離書」,即符合申請資格 。
產險公會表示,鑑於國內疫情變化急遽,為因應中央疫情指揮中心 隨時更新各項防疫措施,不斷新增各類實務態樣,滾動式檢討修正。 目前針對通案性質問題已作成例示建議,但因保單契約條款各異,對 於未作成通案建議,即依各公司保險契約精神、公平待客原則,由各 產險公司妥善處理。
其中「通案」部分,包括「隔離補償」方面,只要取得居家隔離書 ,即符合申請資格;至於確診者,只要經過醫師診斷確定罹患保單條 款約定法定傳染病,就可依保單約定定額給付關懷保險金。
針對「陪同居隔」,新安東京海上產險24日決定理賠,旺旺友聯、 泰安產、明台產及富邦產也都表示,若投保人取得依傳染病防治法第 48條開立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個案接觸者居家隔離書」,即符合 申請資格。
但也有產險表示,「陪同居隔」去年已經金融評議中心評議作出「 不理賠」的決議,現在又變成「陪同居隔」都可理賠,讓業者無所適 從,由於目前還有「陪同居隔」是否理賠的爭議案仍在金融評議中心 審議中,將等待評議中心裁決及理由出爐,再最後確認。
至於確診者的密集接觸者如已接種完三劑,若保戶提供「3+4」天 的隔離通知書且有隔離事實,則確定被認定為符合隔離保險金給付條 件。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5 | 長榮國際 公 | 長榮集團經營權之爭越演越烈 EIS常任董事長鬧雙包 再交鋒 |
巴拿馬長榮國際(EIS)主導權之爭越演越烈,弟弟派委任律師黃 福雄強調,張國明是EIS合法常任董事長(Permanent President,簡 稱PP),並向長榮寄發存證信函,改派兩席法人董事,30日長榮股東 會,張國明將會有積極作為。
對此,長榮則回應,EIS的PP仍是張國華,董事會成員不變,不受 影響。
長榮弟弟派24日由委任律師黃福雄召開記者會,公布5月10日召開 EIS股東臨時會的影片及公開EIS公司章程,其中首度罕見曝光弟弟派 張國明、張國政及張國煒三人齊力一心的同框照片。
黃福雄指出,10日EIS股東臨時會推舉張國明為的PP的程序完備、 決議合法有效,並反駁張國華所稱2016年3月24日在張國明、張國政 見證下,由張榮發四位遺囑執行人指派為EIS PP是不合法的,執行人 亦無開會,更無推舉張國華為新任PP的權力,張國明及張國政也強調 絕無此事。
黃福雄表示,張國華必須提出當年會議紀錄及簽名佐證,否則涉及 偽造文書。
針對弟弟派的質疑,張國華透過委任宋正一發出聲明,強調2016年 3月24日就任EIS的PP過程符合章程,張國明、張國政當天在現場,知 悉一切事實,張國華也隨即指定張國明為董事,同年4月至巴拿馬完 成張國華為PP及張國明為董事的變更。
宋正一指出,張國政2016年起多次以EIS秘書身分簽署會議文件, 文件也清楚記載張國華為PP身分。如今,張國明、張國政卻宣稱EIS 遲未選任PP一職,實屬自欺欺人。因此5月10日弟弟派召開的股東臨 時會推舉張國明為PP,是無效的決議。
至於為何2016年至今過了6年,弟弟派才突然想到要召開EIS股東臨 時會選任PP,黃福雄回應表示,這六年因EIS未召開股東會,弟弟派 對EIS的營運不清楚、不瞭解,也未領取EIS的股東分紅。
EIS因持有長榮7.4%股權,居第一大股東,有兩席法人董事,黃福 雄指出,張國明已以EIS新任PP的名義,積極執行權益及職責,向長 榮寄發存證信函,撤換柯麗卿及謝惠全,30日長榮股東會,張國明也 將採取動作。長榮回應,EIS的PP仍張國華,董事會成員並未變更。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5 | 光明海運 未 | 七大航商聯合育才 |
海運船員大缺人,海運業展開搶人大作戰。交通部航港局24日舉行 「海員新星培育計畫」MOU簽署儀式,局長葉協隆指出,這次國內七 大航商(長榮、陽明、萬海、裕民、中鋼、光明、世邦)結合公益, 與博幼基金會合作,提供學生就學到就業一條龍服務,每年最高可領 取18萬補助。
受到各國疫情管制,船員上船意願低,再加上大型航商因為預期貨 運需求大,建造新船,後續船員需求量大增,因此航運業者都設法四 處搶才。
葉協隆說,海員新星培育計畫有三大重點,一是跟以前針對大三大 四學生短期補助不同,是從就學到就業的一條龍補助計畫;二是補助 津貼加碼,除了住宿費、學雜費外還有生活津貼,每年最高可領到1 0∼18萬元;三是向下扎根,國中畢業就讀海事職校也可受惠。
陽明海運董事長鄭貞茂致詞時笑稱,「場面話是大力支持此計畫, 私下是搶人大作戰。」海運業現在非常缺人,船員是海上的高科技工 作,是技術導向的工作,收入也比一般產業高。他表示,船員一年工 作九個月,三個月在家,適合年輕人投入。
陽明海運船務部協理李德仁透露,船員長期不足,現在又更缺,全 世界都面臨同樣問題,疫情後更加嚴重,特別是輪機人才特別缺乏; 我國海事相關學校畢業生一年約有900位,實際上船的不到200位。海 運目前外籍、台籍船員的比例約各半,希望可以提升台籍船員比例到 七、八成。
長榮海運董事長張衍義也指出,海運業對人才需求有增無減,希望 創造利潤、照顧員工、回饋社會,也願意跟業界同行一起共襄盛舉響 應活動。
航港局表示,大型航商已經積極布局人才缺口,與海事學校積極合 作培養船員,以利後續之營運需求,航港局也會隨時關注此議題。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5 | 證交所 未 | 台開、互億財報難產 將下市 |
互億、台開財報難產,雙雙面臨下市的命運。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 蔡麗玲24日公布上市櫃公司申報2022年第一季財務報告情形,其中互 億、台開因未如期出具財報,分別將在今年6月29日、11月中旬終止 下市。
另外,全友電腦、第一上市公司康控-KY及第一上櫃公司大略-KY等 三家公司則申請延期一個月申報今年首季財報獲准。
蔡麗玲指出,截至2022年5月16日,上市(櫃)公司應申報家數共 計1,745家,除上市公司全友電腦、第一上市公司康控-KY及第一上櫃 公司大略-KY等三家經同意延期一個月申報、上市公司台開及互億未 如期出具2022年第一季財務報告,其餘公司均已於規定期限內完成公 告申報。
蔡麗玲指出,互億從2021年第三季起就無法出具財報,因為董事長 違反證交法遭檢調調查,前任會計師主動終止委任,該公司在去年1 1月18日就已被證交所列為停止買賣,六個月內仍無法如期出具財報 ,所以證交所已在5月19日就公告停止交易,若還是無法出具,將在 6月29日終止上市。
台開則是從2021年度起就無法如期申報財報、2022第一季也沒申報 ,2022年4月7日就被停止買賣,六個月後如果還出具不了財報,預計 今年10月4日公告,從公告日起40天後終止上市,也就是預計11月中 旬下市。
至於三家公司今年第一季財報受疫情影響而交不出來,已向證期局 申請延期一個月,蔡麗玲表示,這三家公司主要是營業地重要子公司 在大陸地區,因為受疫情衝擊,無法如期申報財報,其中有兩家申請 延到6月14日、一家到6月15日,證期局已同意展延。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5 | 南山人壽 公 | 新壽6月增資 淨值比拚保4% |
壽險股東增資趕不上金融資產價值蒸發速度,新光金控發言人李超 儒24日在法說會表示,今年6月底前新光金會將增資3億美元(約新台 幣92.3億元)給子公司新光人壽,雖然近期市場波動比較大,增資後 淨值比維持4%以上「仍有相當機會」。
新壽2021年底淨值比有5.36%,今年首季稅後獲利為16.9億元,但 因債券殖利率反彈、股市回檔等因素,金融資產評價利益減少,淨值 比降到4.82%,4、5月股債市都有更大幅度的回檔,法人關心新壽在 獲得逾90億元增資之後,淨值比能否在法定要求的3%以上,李超儒 回應,目前市場仍難預估,但新壽淨值比要保4%,仍有相當的機會 。
同時,防疫險理賠壓力,產險、壽險大不同。新光人壽發言人林漢 維表示,新壽一年期防疫險有效契約僅1萬件出頭,5月以來每天約十 件申請理賠,每件金額亦不到2萬元,未來有效契約逐步到期,將降 到數千件。即新壽一天防疫險理賠約20萬元左右,與產險公司動輒一 天賠500萬元到5千萬元,壓力相差極大。
另外如國泰人壽、南山人壽、台灣人壽亦表示其一年期防疫險有效 契約僅數千件到10萬多件不等,目前每日理賠金額亦不大。
由於資本市場波動,股債可實現資本利得減少,新壽首季實現股債 資本利得僅約101億元,比去年第一季的179億元少了逾78億元,減幅 近44%,國內股債年化投報率僅3.5%,也比去年首季的5.19%低很 多,所幸今年新台幣對美元大幅貶值,新壽首季亦有大量匯兌利益, 外匯準備金餘額已拉高到115億元。
新光金控首季稅後獲利為34.77億元,比2021年同期減少63.2%, 每股稅後獲利(EPS)為0.24元,合併淨值2,469億元,每股淨值為1 6.99元;以24日新光金收盤價8.89元來看,僅是其每股淨值的52.3% 。
新光金並公布2021年底新光人壽隱含價值(EV)達3,412億元,較 前一年成長10%,換算新光金股數後,每股EV為24.3元,24日收盤價 占每股EV僅36.6%。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5 | 台灣銀行 公 | 史上最大 4,119億社宅聯貸案啟動 |
台灣金融市場最大的聯貸案啟動。知情人士透露,內政部國家住宅 及都更中心(住都中心)委託台銀出任管理銀行的社會住宅聯貸案, 已正式對各大行庫發出邀請函,該案總聯貸金額4,119億元,已超過 2010年高鐵3,820億的聯貸規模,被公股金融圈以「世紀大案」形容 。
據悉,台銀已通知各行庫在6月20日前完成授審會、董事會報送等 程序,將力拚在6月底前簽約,該案4,119億元的資金用途,將涵蓋住 都中心在台灣從北到南所推動的20萬戶社會住宅興建。
根據台銀規劃的聯貸架構,每家行庫至少會參貸300億元以上,而 參貸可得到的手續費率,大概有兩種級距,若參貸金額介於300∼50 0億元,費率為0.02%;若參貸金額超過500億元,費率將為0.035% ;其中身為管理銀行的台銀,預期就會包辦約千億元的參貸額度。
由於政府規劃社會住宅只租不售,因此償還聯貸的款項主要仍依賴 租金收入,使得借款年期也因此一併延長至20年,以方便讓住都中心 透過20萬棟的社宅租金還款。
至於聯貸利率,知情人士指出,由於是配合政府重大政策推動的借 款,且借款人住都中心為公法人,因此,相較於其他的聯貸案最低利 率1.7%的地板價,該案聯貸利率僅1.2%。
興建社會住宅一直是總統蔡英文的重要政策,該聯貸案若能在6月 底前簽約,順利向銀行取得4,119億元資金,則遍布全國各地總計20 萬戶的社會住宅規劃,將能立即發包給營造廠商同步動工,也因此該 聯貸案意義重大。
知情人士表示,由於該案要在一個多月內火速成軍,因此整個聯貸 班底將為八大行庫,且依照上述的參貸規模,每家所吃下的300∼50 0億元或500億元以上的額度,均等同於市場單一超大型聯貸案規模。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5 | 遠雄人壽保險事業 興 | 壽險業今年配息家數、金額 雙創高 |
2021年壽險獲利創新高,壽險公司獲准發放現金股利家數及金額, 亦創史上新高。金管會24日公布,已核准八家壽險公司發放現金股利 ,尚有安聯人壽的現金股利案仍在審核;若加計安聯人壽,今年九家 壽險共將發出近562億元現金股利,家數及金額都創新高,且依2021 年稅後獲利3,636億元來看,股息發放率達15.4%,創歷年次高。
今年已獲准發放現金股利的壽險公司,包括國泰人壽獲准發放224 .46億元;富邦人壽可發155.78億元;中國人壽是發45億元;南山人 壽獲准發61.46億元;遠雄人壽可發12.43億元,保誠人壽是獲准發6 .9億元;近期再准台灣人壽發36.93億元;合庫人壽則是7.23億元。 安聯人壽則是提出申請發放11.45億元的現金股利。
這九家公司2021年合計稅後獲利3,396億元,若連同安聯人壽申請 的金額,現金股利配發率將達16.5%,其中外商或投資型保單居多的 壽險公司,如安聯人壽申請的配發率是63%,合庫人壽是53%,保誠 人壽近40%,一是其高利率傳統保單不多,且很多未採過渡式的會計 制度;二是獲利金額比大型壽險公司少,配發率就會拉高。
本國壽險公司配發率則在10∼20%之間,國壽有19.8%,遠雄人壽 亦有19.2%以上,各家對保險局都提出一定的接軌準備計畫及未來增 資承諾。
2021年因為股債市都是多頭行情,壽險公司可大量實現股債資本利 得,全年稅後獲利3,636億元,創歷史新高,金管會亦承諾,只要壽 險公司提足相關準備金,且對接軌IFRS17有具體計畫及準備,即會同 意這些壽險公司發放一定的現金股利,以反應去年的高獲利。
今年金管會已核准八家壽險公司發放現金股利共550.19億元,尚有 安聯人壽審查中,但因要發現金股利的公司都有事先與保險局溝通才 會送件,所以送審公司某種程度算是已通過初審,若九家全數通過, 則家數及現金股利總金額都將創歷史新高,股息配發率15.4%則僅次 於2018年的15.9%。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5 | 富邦人壽 公 | 壽險業今年配息家數、金額 雙創高 |
2021年壽險獲利創新高,壽險公司獲准發放現金股利家數及金額, 亦創史上新高。金管會24日公布,已核准八家壽險公司發放現金股利 ,尚有安聯人壽的現金股利案仍在審核;若加計安聯人壽,今年九家 壽險共將發出近562億元現金股利,家數及金額都創新高,且依2021 年稅後獲利3,636億元來看,股息發放率達15.4%,創歷年次高。
今年已獲准發放現金股利的壽險公司,包括國泰人壽獲准發放224 .46億元;富邦人壽可發155.78億元;中國人壽是發45億元;南山人 壽獲准發61.46億元;遠雄人壽可發12.43億元,保誠人壽是獲准發6 .9億元;近期再准台灣人壽發36.93億元;合庫人壽則是7.23億元。 安聯人壽則是提出申請發放11.45億元的現金股利。
這九家公司2021年合計稅後獲利3,396億元,若連同安聯人壽申請 的金額,現金股利配發率將達16.5%,其中外商或投資型保單居多的 壽險公司,如安聯人壽申請的配發率是63%,合庫人壽是53%,保誠 人壽近40%,一是其高利率傳統保單不多,且很多未採過渡式的會計 制度;二是獲利金額比大型壽險公司少,配發率就會拉高。
本國壽險公司配發率則在10∼20%之間,國壽有19.8%,遠雄人壽 亦有19.2%以上,各家對保險局都提出一定的接軌準備計畫及未來增 資承諾。
2021年因為股債市都是多頭行情,壽險公司可大量實現股債資本利 得,全年稅後獲利3,636億元,創歷史新高,金管會亦承諾,只要壽 險公司提足相關準備金,且對接軌IFRS17有具體計畫及準備,即會同 意這些壽險公司發放一定的現金股利,以反應去年的高獲利。
今年金管會已核准八家壽險公司發放現金股利共550.19億元,尚有 安聯人壽審查中,但因要發現金股利的公司都有事先與保險局溝通才 會送件,所以送審公司某種程度算是已通過初審,若九家全數通過, 則家數及現金股利總金額都將創歷史新高,股息配發率15.4%則僅次 於2018年的15.9%。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5 | 保誠人壽保險 未 | 壽險業今年配息家數、金額 雙創高 |
2021年壽險獲利創新高,壽險公司獲准發放現金股利家數及金額, 亦創史上新高。金管會24日公布,已核准八家壽險公司發放現金股利 ,尚有安聯人壽的現金股利案仍在審核;若加計安聯人壽,今年九家 壽險共將發出近562億元現金股利,家數及金額都創新高,且依2021 年稅後獲利3,636億元來看,股息發放率達15.4%,創歷年次高。
今年已獲准發放現金股利的壽險公司,包括國泰人壽獲准發放224 .46億元;富邦人壽可發155.78億元;中國人壽是發45億元;南山人 壽獲准發61.46億元;遠雄人壽可發12.43億元,保誠人壽是獲准發6 .9億元;近期再准台灣人壽發36.93億元;合庫人壽則是7.23億元。 安聯人壽則是提出申請發放11.45億元的現金股利。
這九家公司2021年合計稅後獲利3,396億元,若連同安聯人壽申請 的金額,現金股利配發率將達16.5%,其中外商或投資型保單居多的 壽險公司,如安聯人壽申請的配發率是63%,合庫人壽是53%,保誠 人壽近40%,一是其高利率傳統保單不多,且很多未採過渡式的會計 制度;二是獲利金額比大型壽險公司少,配發率就會拉高。
本國壽險公司配發率則在10∼20%之間,國壽有19.8%,遠雄人壽 亦有19.2%以上,各家對保險局都提出一定的接軌準備計畫及未來增 資承諾。
2021年因為股債市都是多頭行情,壽險公司可大量實現股債資本利 得,全年稅後獲利3,636億元,創歷史新高,金管會亦承諾,只要壽 險公司提足相關準備金,且對接軌IFRS17有具體計畫及準備,即會同 意這些壽險公司發放一定的現金股利,以反應去年的高獲利。
今年金管會已核准八家壽險公司發放現金股利共550.19億元,尚有 安聯人壽審查中,但因要發現金股利的公司都有事先與保險局溝通才 會送件,所以送審公司某種程度算是已通過初審,若九家全數通過, 則家數及現金股利總金額都將創歷史新高,股息配發率15.4%則僅次 於2018年的15.9%。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5 | 安聯人壽保險 未 | 壽險業今年配息家數、金額 雙創高 |
2021年壽險獲利創新高,壽險公司獲准發放現金股利家數及金額, 亦創史上新高。金管會24日公布,已核准八家壽險公司發放現金股利 ,尚有安聯人壽的現金股利案仍在審核;若加計安聯人壽,今年九家 壽險共將發出近562億元現金股利,家數及金額都創新高,且依2021 年稅後獲利3,636億元來看,股息發放率達15.4%,創歷年次高。
今年已獲准發放現金股利的壽險公司,包括國泰人壽獲准發放224 .46億元;富邦人壽可發155.78億元;中國人壽是發45億元;南山人 壽獲准發61.46億元;遠雄人壽可發12.43億元,保誠人壽是獲准發6 .9億元;近期再准台灣人壽發36.93億元;合庫人壽則是7.23億元。 安聯人壽則是提出申請發放11.45億元的現金股利。
這九家公司2021年合計稅後獲利3,396億元,若連同安聯人壽申請 的金額,現金股利配發率將達16.5%,其中外商或投資型保單居多的 壽險公司,如安聯人壽申請的配發率是63%,合庫人壽是53%,保誠 人壽近40%,一是其高利率傳統保單不多,且很多未採過渡式的會計 制度;二是獲利金額比大型壽險公司少,配發率就會拉高。
本國壽險公司配發率則在10∼20%之間,國壽有19.8%,遠雄人壽 亦有19.2%以上,各家對保險局都提出一定的接軌準備計畫及未來增 資承諾。
2021年因為股債市都是多頭行情,壽險公司可大量實現股債資本利 得,全年稅後獲利3,636億元,創歷史新高,金管會亦承諾,只要壽 險公司提足相關準備金,且對接軌IFRS17有具體計畫及準備,即會同 意這些壽險公司發放一定的現金股利,以反應去年的高獲利。
今年金管會已核准八家壽險公司發放現金股利共550.19億元,尚有 安聯人壽審查中,但因要發現金股利的公司都有事先與保險局溝通才 會送件,所以送審公司某種程度算是已通過初審,若九家全數通過, 則家數及現金股利總金額都將創歷史新高,股息配發率15.4%則僅次 於2018年的15.9%。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4 | 長榮國際 公 | 長榮巴拿馬之爭 弟弟派出招 |
長榮集團弟弟派大動作搶長榮國際巴拿馬(以下簡稱EIS),繼5月10日在台灣召開長榮國際巴拿馬股東會後,弟弟派今(24)日將再度召開記者會說明EIS經營權之爭過程,雙方戰火續燒。
長榮集團哥哥派、弟弟派相爭,主要是對於長榮國際巴拿馬公司章程中「Permanent President (永久董事長)」的定義各說各話,其爭議關鍵在第七條章程。
弟弟派搶EIS再度發動攻擊,今天說明「張國明當選Permanent President」過程。
不過,迄今哥哥、弟弟派兩方對於永久董事長怎麼任命、定義,各執己見。弟弟派認為,EIS原永久董事長張榮發六年前過世後,董事並未召集股東會選任新董座,所以5月10日依照章程第七條第11款規定選出新任永久董事長。
哥哥派則主張,5月10日股東臨時會違法、無效。根據EIS公司章程第七條第九款,「若張榮發過世時,其所擔任的永久董事兼永久董事長職位,應由其遺囑所指定的執行人或受託人擔任,可行使本章程賦予EIS擔任公司永久董事及永久董事長之權限。」
據悉,張榮發2016年過世舉辦的追思會後,四兄弟及遺囑執行人一同公開遺囑後,遺囑僅寫到「本人之存款與股票不動產,全部由四子張國煒單獨繼承」。所以EIS永久董事長一職,則依EIS公司章程規定,暫由四位遺囑執行人擔任。
知情人士說,後續,四位遺囑執行人執行EIS的Permanent President(永久董事長)職務,立即開會一致決議指定由長子張國華接任,當時老二張國明、老三張國政都在現場,並無異議。
同時由張國華指定張國明擔任新任董事,隨後就立即前往巴拿馬將此新任永久董事長張國華、董事張國明進行變更登記。
再者,2017年EIS需要舉行一個貸款案,張國華也以永久董事長身分舉行會議,董事會秘書張國政也在會議中簽名,可見兄弟對於張國華擔任永久董事長都是清楚明瞭。 <摘錄經濟-◎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4 | 中國信託產物保險 未 | 產險增資應急 金額衝500億 |
全台確診人數續攀高,防疫險理賠壓力激增,產險業每日緊盯疫情變化,一旦現金不夠恐需變賣股債或不動產等部位應急,或是盡快辦理增資,更有業者粗估增資金額達300至500億元以上,但實際狀況仍得視防疫政策、疫情發展而定,且各家公司是否有再保等情況皆不同,因此最後需要增資金額亦存有變數。
面對國內確診人數近日皆在6至8萬人間徘徊,產險業者表示,每日緊盯疫情發展,評估帳上現金是否足夠支付後續瞬間湧入的理賠朝,預期理賠壓力最大的時間點應落在6、7月,一旦現金不夠恐需變賣股債或不動產等部位應急,或是盡快辦理增資。
此波防疫保單搶保潮,承保量較大的業者共有六家,其中富邦產約有245萬件有效保單及100萬張在途保單。
國泰世紀產開賣至今有效保單共130萬件,但已陸續滿期,目前仍剩85萬件;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約有85至90萬件;和泰產約75萬件;中信產及兆豐產則約40萬、30萬件。
產險業者推估,理賠愈多、資本愈小,所需增資金額就會愈大,以保單累積銷售件數、確診20%預估理賠金反推損失金額來看,粗估增資金額達300至500億元以上,但實際狀況仍得以防疫政策、疫情發展而定,且各家公司是否有再保等情況皆不同,因此最後需要增資金額亦存有變數。
另名產險主管指出,防疫保單承保量較大的六家公司,多家亦有金控支撐,且旗下資產多,增資壓力自然較小,反觀中型業者就得留意資產不足的問題,可能面臨的增資壓力較大,除了資產外,RBC(資本適足率)也是影響增資關鍵,一旦低於200%法令規定,勢必得安排大股東增資。
不過,富邦金控、中信金控、國泰金控已在18、20、23日法說會上承諾,為維持產險公司財務穩健,必要時將全力支持增資,兆豐金控亦在財政部力挺下表示,「兆豐金控不倒,產險就不會倒」。
兆豐金控預定今(24)日召開董事會,兆豐產險董事長梁正德預定在董事會上,將自家的防疫險保單提出專案報告,讓金控董事會掌握兆豐產險的可能損失與最大風險。 <摘錄經濟-◎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4 | 和泰產物保險 公 | 產險增資應急 金額衝500億 |
全台確診人數續攀高,防疫險理賠壓力激增,產險業每日緊盯疫情變化,一旦現金不夠恐需變賣股債或不動產等部位應急,或是盡快辦理增資,更有業者粗估增資金額達300至500億元以上,但實際狀況仍得視防疫政策、疫情發展而定,且各家公司是否有再保等情況皆不同,因此最後需要增資金額亦存有變數。
面對國內確診人數近日皆在6至8萬人間徘徊,產險業者表示,每日緊盯疫情發展,評估帳上現金是否足夠支付後續瞬間湧入的理賠朝,預期理賠壓力最大的時間點應落在6、7月,一旦現金不夠恐需變賣股債或不動產等部位應急,或是盡快辦理增資。
此波防疫保單搶保潮,承保量較大的業者共有六家,其中富邦產約有245萬件有效保單及100萬張在途保單。
國泰世紀產開賣至今有效保單共130萬件,但已陸續滿期,目前仍剩85萬件;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約有85至90萬件;和泰產約75萬件;中信產及兆豐產則約40萬、30萬件。
產險業者推估,理賠愈多、資本愈小,所需增資金額就會愈大,以保單累積銷售件數、確診20%預估理賠金反推損失金額來看,粗估增資金額達300至500億元以上,但實際狀況仍得以防疫政策、疫情發展而定,且各家公司是否有再保等情況皆不同,因此最後需要增資金額亦存有變數。
另名產險主管指出,防疫保單承保量較大的六家公司,多家亦有金控支撐,且旗下資產多,增資壓力自然較小,反觀中型業者就得留意資產不足的問題,可能面臨的增資壓力較大,除了資產外,RBC(資本適足率)也是影響增資關鍵,一旦低於200%法令規定,勢必得安排大股東增資。
不過,富邦金控、中信金控、國泰金控已在18、20、23日法說會上承諾,為維持產險公司財務穩健,必要時將全力支持增資,兆豐金控亦在財政部力挺下表示,「兆豐金控不倒,產險就不會倒」。
兆豐金控預定今(24)日召開董事會,兆豐產險董事長梁正德預定在董事會上,將自家的防疫險保單提出專案報告,讓金控董事會掌握兆豐產險的可能損失與最大風險。 <摘錄經濟-◎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4 | 新安東京海上產物保險 未 | 產險增資應急 金額衝500億 |
全台確診人數續攀高,防疫險理賠壓力激增,產險業每日緊盯疫情變化,一旦現金不夠恐需變賣股債或不動產等部位應急,或是盡快辦理增資,更有業者粗估增資金額達300至500億元以上,但實際狀況仍得視防疫政策、疫情發展而定,且各家公司是否有再保等情況皆不同,因此最後需要增資金額亦存有變數。
面對國內確診人數近日皆在6至8萬人間徘徊,產險業者表示,每日緊盯疫情發展,評估帳上現金是否足夠支付後續瞬間湧入的理賠朝,預期理賠壓力最大的時間點應落在6、7月,一旦現金不夠恐需變賣股債或不動產等部位應急,或是盡快辦理增資。
此波防疫保單搶保潮,承保量較大的業者共有六家,其中富邦產約有245萬件有效保單及100萬張在途保單。
國泰世紀產開賣至今有效保單共130萬件,但已陸續滿期,目前仍剩85萬件;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約有85至90萬件;和泰產約75萬件;中信產及兆豐產則約40萬、30萬件。
產險業者推估,理賠愈多、資本愈小,所需增資金額就會愈大,以保單累積銷售件數、確診20%預估理賠金反推損失金額來看,粗估增資金額達300至500億元以上,但實際狀況仍得以防疫政策、疫情發展而定,且各家公司是否有再保等情況皆不同,因此最後需要增資金額亦存有變數。
另名產險主管指出,防疫保單承保量較大的六家公司,多家亦有金控支撐,且旗下資產多,增資壓力自然較小,反觀中型業者就得留意資產不足的問題,可能面臨的增資壓力較大,除了資產外,RBC(資本適足率)也是影響增資關鍵,一旦低於200%法令規定,勢必得安排大股東增資。
不過,富邦金控、中信金控、國泰金控已在18、20、23日法說會上承諾,為維持產險公司財務穩健,必要時將全力支持增資,兆豐金控亦在財政部力挺下表示,「兆豐金控不倒,產險就不會倒」。
兆豐金控預定今(24)日召開董事會,兆豐產險董事長梁正德預定在董事會上,將自家的防疫險保單提出專案報告,讓金控董事會掌握兆豐產險的可能損失與最大風險。 <摘錄經濟-◎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4 | 富邦產險 公 | 產險增資應急 金額衝500億 |
全台確診人數續攀高,防疫險理賠壓力激增,產險業每日緊盯疫情變化,一旦現金不夠恐需變賣股債或不動產等部位應急,或是盡快辦理增資,更有業者粗估增資金額達300至500億元以上,但實際狀況仍得視防疫政策、疫情發展而定,且各家公司是否有再保等情況皆不同,因此最後需要增資金額亦存有變數。
面對國內確診人數近日皆在6至8萬人間徘徊,產險業者表示,每日緊盯疫情發展,評估帳上現金是否足夠支付後續瞬間湧入的理賠朝,預期理賠壓力最大的時間點應落在6、7月,一旦現金不夠恐需變賣股債或不動產等部位應急,或是盡快辦理增資。
此波防疫保單搶保潮,承保量較大的業者共有六家,其中富邦產約有245萬件有效保單及100萬張在途保單。
國泰世紀產開賣至今有效保單共130萬件,但已陸續滿期,目前仍剩85萬件;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約有85至90萬件;和泰產約75萬件;中信產及兆豐產則約40萬、30萬件。
產險業者推估,理賠愈多、資本愈小,所需增資金額就會愈大,以保單累積銷售件數、確診20%預估理賠金反推損失金額來看,粗估增資金額達300至500億元以上,但實際狀況仍得以防疫政策、疫情發展而定,且各家公司是否有再保等情況皆不同,因此最後需要增資金額亦存有變數。
另名產險主管指出,防疫保單承保量較大的六家公司,多家亦有金控支撐,且旗下資產多,增資壓力自然較小,反觀中型業者就得留意資產不足的問題,可能面臨的增資壓力較大,除了資產外,RBC(資本適足率)也是影響增資關鍵,一旦低於200%法令規定,勢必得安排大股東增資。
不過,富邦金控、中信金控、國泰金控已在18、20、23日法說會上承諾,為維持產險公司財務穩健,必要時將全力支持增資,兆豐金控亦在財政部力挺下表示,「兆豐金控不倒,產險就不會倒」。
兆豐金控預定今(24)日召開董事會,兆豐產險董事長梁正德預定在董事會上,將自家的防疫險保單提出專案報告,讓金控董事會掌握兆豐產險的可能損失與最大風險。 <摘錄經濟-◎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4 | 國泰世紀產物 公 | 產險增資應急 金額衝500億 |
全台確診人數續攀高,防疫險理賠壓力激增,產險業每日緊盯疫情變化,一旦現金不夠恐需變賣股債或不動產等部位應急,或是盡快辦理增資,更有業者粗估增資金額達300至500億元以上,但實際狀況仍得視防疫政策、疫情發展而定,且各家公司是否有再保等情況皆不同,因此最後需要增資金額亦存有變數。
面對國內確診人數近日皆在6至8萬人間徘徊,產險業者表示,每日緊盯疫情發展,評估帳上現金是否足夠支付後續瞬間湧入的理賠朝,預期理賠壓力最大的時間點應落在6、7月,一旦現金不夠恐需變賣股債或不動產等部位應急,或是盡快辦理增資。
此波防疫保單搶保潮,承保量較大的業者共有六家,其中富邦產約有245萬件有效保單及100萬張在途保單。
國泰世紀產開賣至今有效保單共130萬件,但已陸續滿期,目前仍剩85萬件;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約有85至90萬件;和泰產約75萬件;中信產及兆豐產則約40萬、30萬件。
產險業者推估,理賠愈多、資本愈小,所需增資金額就會愈大,以保單累積銷售件數、確診20%預估理賠金反推損失金額來看,粗估增資金額達300至500億元以上,但實際狀況仍得以防疫政策、疫情發展而定,且各家公司是否有再保等情況皆不同,因此最後需要增資金額亦存有變數。
另名產險主管指出,防疫保單承保量較大的六家公司,多家亦有金控支撐,且旗下資產多,增資壓力自然較小,反觀中型業者就得留意資產不足的問題,可能面臨的增資壓力較大,除了資產外,RBC(資本適足率)也是影響增資關鍵,一旦低於200%法令規定,勢必得安排大股東增資。
不過,富邦金控、中信金控、國泰金控已在18、20、23日法說會上承諾,為維持產險公司財務穩健,必要時將全力支持增資,兆豐金控亦在財政部力挺下表示,「兆豐金控不倒,產險就不會倒」。
兆豐金控預定今(24)日召開董事會,兆豐產險董事長梁正德預定在董事會上,將自家的防疫險保單提出專案報告,讓金控董事會掌握兆豐產險的可能損失與最大風險。 <摘錄經濟-◎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2/5/24 | 富邦產險 公 | 國泰金:防疫險理賠 從寬認定 |
繼中信金控、富邦金控相繼於第1季法說會公布,旗下產險公司最近每個工作日防疫險理賠金額分別為500萬、5,000萬之後,國泰金控昨(23)日也公布,子公司國泰世紀產險上周平均每天開門營業就賠1,100萬,預估申請理賠高峰會落在5、6、7月。
針對社會大眾關心的新冠居家照護用藥理賠,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昨日在法說會中公開定調,不管是人壽的醫療慰問金或產險的理賠金,全都「從寬認定」。
國泰金昨日舉行第1季法說會,國泰世紀產險執行副總許嘉元在會中表示,國泰產險的防疫保單,2021年至2022年5月20日,一共賣出130萬件,多在去年5、6月間銷售。防疫險為一年一期的保單,隨著保單陸續到期,5月20日的防疫險有效件數85萬件,等待審核案件約5萬件,預估有效件數7月以後會降到60萬件。
理賠金額方面,2021年一共賠了0.4萬件、1.1億元,2022年到5月20日已賠1.1萬件、1.9億元,平均每件理賠金額2萬元,2021年來合計理賠金額約3億元。
國泰產2021年來到5月20日,簽單保費收入一共14.7億元,假設比照富邦金對外界的解說方式,以理賠金額當分子、簽單保費收入當分母,國泰產的金額損失率約20%(註:此並非產險業的「損失率」定義)。
針對已報未付、未報未付部分,許嘉元表示,確診人數5、6月可能增加,賠款金額會上升,預估申請理賠高峰會落5、6、7月;國泰產將秉持契約精神,妥善做好服務,最在意不要影響醫療量能。至於要增資還是向金管會申請收回特別準備金,還需要看疫情發展、動態評估,目前尚未定案。
針對社會大眾關心的新冠居家照護用藥理賠,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昨日在法說會中公開定調,不管是人壽的醫療慰問金或產險的理賠金,全都「從寬認定」。
李長庚表示,從整個保單條款來講,沒有住院就是沒有住院,不符合保單條款的理賠要件,但考量減化行政作業、保持醫療量能,也對確診的保戶盡到照顧的責任,原則上從寬認定。
國泰人壽執行副總理林昭廷解釋,從寬認定指會給保戶相同金額的慰問金,為定額給付,林昭廷強調慰問金不是保險金理賠。 <摘錄經濟-◎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