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未上市櫃股票公司名稱 |
新聞標題 |
2023/5/16 | 全盈支付金融科技 公 | 公股行庫拚台灣Pay 也攻行動支付 |
行動支付近年因疫情等因素加速蓬勃發展,年輕客群越來越習慣行 動支付,公股銀行除了要力推台灣Pay外,也積極與行動支付業者介 接合作,目前為止,大多公股銀行都已經與熱門行動支付合作,約定 帳戶連結支付(Account Link)。
據兆豐銀行統計,行動支付交易筆數及交易金額均有大幅度的成長 ,去年行動支付交易筆數較前一年度成長126%,消費金額成長高達 143%,其中以LINE Pay使用率36%居所有支付之冠,其次為AppleP ay及街口支付各占13%。
根據金管會「電子支付帳戶重要業務資訊揭露」,今年3月底止, 扣除掉銀行成立的電子支付外,其餘十家電子支付機構中,前五名為 街口支付、一卡通Money、全支付(全聯PXPay)、悠遊付,和全盈支 付,使用者人數最多從603萬人到139萬人。台灣Pay今年第一季累計 使用卡數則達到872.8萬張卡。
台灣Pay累計使用卡數不斷進步,且囊括八家公股銀行,並於報稅 季推出高額回饋,吸引報稅民眾。使用人數前幾名的台灣電子支付中 ,公股銀行大多都已經合作約定帳戶連結支付,如街口支付有土地銀 行、彰銀、一銀、臺企銀、兆豐銀行、華南銀行、合庫銀;一卡通M oney也有台灣銀行、土銀、合庫銀、兆豐銀、臺企銀、一銀、彰銀。 其中彰銀更著重與行動支付合作,陸續完成街口支付、橘子支、悠遊 付、一卡通Money、簡單付、歐付寶、全支付、愛金卡、全盈支付等 9家行動支付的帳戶連結支付。
公股銀行看準行動支付浪潮勢不可擋,例如兆豐銀去年度陸續上線 Apple Pay、Google Pay、open錢包、全盈支付等,今年6月底前再針 對行動支付主力卡;一銀近期積極與家樂福、肯德基、必勝客、淨妍 等業者合作,發展場景金融及點數生態圈;華銀藉由SnY數位帳戶強 化線上服務,並異業結盟觸及更多潛在用戶。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3/5/16 | 街口電子支付 公 | 公股行庫拚台灣Pay 也攻行動支付 |
行動支付近年因疫情等因素加速蓬勃發展,年輕客群越來越習慣行 動支付,公股銀行除了要力推台灣Pay外,也積極與行動支付業者介 接合作,目前為止,大多公股銀行都已經與熱門行動支付合作,約定 帳戶連結支付(Account Link)。
據兆豐銀行統計,行動支付交易筆數及交易金額均有大幅度的成長 ,去年行動支付交易筆數較前一年度成長126%,消費金額成長高達 143%,其中以LINE Pay使用率36%居所有支付之冠,其次為AppleP ay及街口支付各占13%。
根據金管會「電子支付帳戶重要業務資訊揭露」,今年3月底止, 扣除掉銀行成立的電子支付外,其餘十家電子支付機構中,前五名為 街口支付、一卡通Money、全支付(全聯PXPay)、悠遊付,和全盈支 付,使用者人數最多從603萬人到139萬人。台灣Pay今年第一季累計 使用卡數則達到872.8萬張卡。
台灣Pay累計使用卡數不斷進步,且囊括八家公股銀行,並於報稅 季推出高額回饋,吸引報稅民眾。使用人數前幾名的台灣電子支付中 ,公股銀行大多都已經合作約定帳戶連結支付,如街口支付有土地銀 行、彰銀、一銀、臺企銀、兆豐銀行、華南銀行、合庫銀;一卡通M oney也有台灣銀行、土銀、合庫銀、兆豐銀、臺企銀、一銀、彰銀。 其中彰銀更著重與行動支付合作,陸續完成街口支付、橘子支、悠遊 付、一卡通Money、簡單付、歐付寶、全支付、愛金卡、全盈支付等 9家行動支付的帳戶連結支付。
公股銀行看準行動支付浪潮勢不可擋,例如兆豐銀去年度陸續上線 Apple Pay、Google Pay、open錢包、全盈支付等,今年6月底前再針 對行動支付主力卡;一銀近期積極與家樂福、肯德基、必勝客、淨妍 等業者合作,發展場景金融及點數生態圈;華銀藉由SnY數位帳戶強 化線上服務,並異業結盟觸及更多潛在用戶。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3/5/16 | 全支付電子支付 公 | 公股行庫拚台灣Pay 也攻行動支付 |
行動支付近年因疫情等因素加速蓬勃發展,年輕客群越來越習慣行 動支付,公股銀行除了要力推台灣Pay外,也積極與行動支付業者介 接合作,目前為止,大多公股銀行都已經與熱門行動支付合作,約定 帳戶連結支付(Account Link)。
據兆豐銀行統計,行動支付交易筆數及交易金額均有大幅度的成長 ,去年行動支付交易筆數較前一年度成長126%,消費金額成長高達 143%,其中以LINE Pay使用率36%居所有支付之冠,其次為AppleP ay及街口支付各占13%。
根據金管會「電子支付帳戶重要業務資訊揭露」,今年3月底止, 扣除掉銀行成立的電子支付外,其餘十家電子支付機構中,前五名為 街口支付、一卡通Money、全支付(全聯PXPay)、悠遊付,和全盈支 付,使用者人數最多從603萬人到139萬人。台灣Pay今年第一季累計 使用卡數則達到872.8萬張卡。
台灣Pay累計使用卡數不斷進步,且囊括八家公股銀行,並於報稅 季推出高額回饋,吸引報稅民眾。使用人數前幾名的台灣電子支付中 ,公股銀行大多都已經合作約定帳戶連結支付,如街口支付有土地銀 行、彰銀、一銀、臺企銀、兆豐銀行、華南銀行、合庫銀;一卡通M oney也有台灣銀行、土銀、合庫銀、兆豐銀、臺企銀、一銀、彰銀。 其中彰銀更著重與行動支付合作,陸續完成街口支付、橘子支、悠遊 付、一卡通Money、簡單付、歐付寶、全支付、愛金卡、全盈支付等 9家行動支付的帳戶連結支付。
公股銀行看準行動支付浪潮勢不可擋,例如兆豐銀去年度陸續上線 Apple Pay、Google Pay、open錢包、全盈支付等,今年6月底前再針 對行動支付主力卡;一銀近期積極與家樂福、肯德基、必勝客、淨妍 等業者合作,發展場景金融及點數生態圈;華銀藉由SnY數位帳戶強 化線上服務,並異業結盟觸及更多潛在用戶。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3/5/16 | 台灣土地銀行 公 | 公股行庫拚台灣Pay 也攻行動支付 |
行動支付近年因疫情等因素加速蓬勃發展,年輕客群越來越習慣行 動支付,公股銀行除了要力推台灣Pay外,也積極與行動支付業者介 接合作,目前為止,大多公股銀行都已經與熱門行動支付合作,約定 帳戶連結支付(Account Link)。
據兆豐銀行統計,行動支付交易筆數及交易金額均有大幅度的成長 ,去年行動支付交易筆數較前一年度成長126%,消費金額成長高達 143%,其中以LINE Pay使用率36%居所有支付之冠,其次為AppleP ay及街口支付各占13%。
根據金管會「電子支付帳戶重要業務資訊揭露」,今年3月底止, 扣除掉銀行成立的電子支付外,其餘十家電子支付機構中,前五名為 街口支付、一卡通Money、全支付(全聯PXPay)、悠遊付,和全盈支 付,使用者人數最多從603萬人到139萬人。台灣Pay今年第一季累計 使用卡數則達到872.8萬張卡。
台灣Pay累計使用卡數不斷進步,且囊括八家公股銀行,並於報稅 季推出高額回饋,吸引報稅民眾。使用人數前幾名的台灣電子支付中 ,公股銀行大多都已經合作約定帳戶連結支付,如街口支付有土地銀 行、彰銀、一銀、臺企銀、兆豐銀行、華南銀行、合庫銀;一卡通M oney也有台灣銀行、土銀、合庫銀、兆豐銀、臺企銀、一銀、彰銀。 其中彰銀更著重與行動支付合作,陸續完成街口支付、橘子支、悠遊 付、一卡通Money、簡單付、歐付寶、全支付、愛金卡、全盈支付等 9家行動支付的帳戶連結支付。
公股銀行看準行動支付浪潮勢不可擋,例如兆豐銀去年度陸續上線 Apple Pay、Google Pay、open錢包、全盈支付等,今年6月底前再針 對行動支付主力卡;一銀近期積極與家樂福、肯德基、必勝客、淨妍 等業者合作,發展場景金融及點數生態圈;華銀藉由SnY數位帳戶強 化線上服務,並異業結盟觸及更多潛在用戶。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3/5/16 | 財金資訊 未 | 公股行庫拚台灣Pay 也攻行動支付 |
行動支付近年因疫情等因素加速蓬勃發展,年輕客群越來越習慣行 動支付,公股銀行除了要力推台灣Pay外,也積極與行動支付業者介 接合作,目前為止,大多公股銀行都已經與熱門行動支付合作,約定 帳戶連結支付(Account Link)。
據兆豐銀行統計,行動支付交易筆數及交易金額均有大幅度的成長 ,去年行動支付交易筆數較前一年度成長126%,消費金額成長高達 143%,其中以LINE Pay使用率36%居所有支付之冠,其次為AppleP ay及街口支付各占13%。
根據金管會「電子支付帳戶重要業務資訊揭露」,今年3月底止, 扣除掉銀行成立的電子支付外,其餘十家電子支付機構中,前五名為 街口支付、一卡通Money、全支付(全聯PXPay)、悠遊付,和全盈支 付,使用者人數最多從603萬人到139萬人。台灣Pay今年第一季累計 使用卡數則達到872.8萬張卡。
台灣Pay累計使用卡數不斷進步,且囊括八家公股銀行,並於報稅 季推出高額回饋,吸引報稅民眾。使用人數前幾名的台灣電子支付中 ,公股銀行大多都已經合作約定帳戶連結支付,如街口支付有土地銀 行、彰銀、一銀、臺企銀、兆豐銀行、華南銀行、合庫銀;一卡通M oney也有台灣銀行、土銀、合庫銀、兆豐銀、臺企銀、一銀、彰銀。 其中彰銀更著重與行動支付合作,陸續完成街口支付、橘子支、悠遊 付、一卡通Money、簡單付、歐付寶、全支付、愛金卡、全盈支付等 9家行動支付的帳戶連結支付。
公股銀行看準行動支付浪潮勢不可擋,例如兆豐銀去年度陸續上線 Apple Pay、Google Pay、open錢包、全盈支付等,今年6月底前再針 對行動支付主力卡;一銀近期積極與家樂福、肯德基、必勝客、淨妍 等業者合作,發展場景金融及點數生態圈;華銀藉由SnY數位帳戶強 化線上服務,並異業結盟觸及更多潛在用戶。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3/5/16 | 宏泰人壽 公 | 宏泰、三商壽拚年底前淨值回升 |
壽險第一季財報陸續出爐,其中被立法院財委會點名要注意的三家 壽險公司,即三商美邦人壽、宏泰人壽3月底淨值比均仍低於法定標 準3%;新光人壽3月底淨值比則回升到4%以上,淨值單季增加逾86 億元。
根據各壽險公司首季財報,3月底有兩家壽險公司的淨值比低於法 定標準3%,即三商美邦人壽、宏泰人壽,但金管會在監理上,主要 依據半年報的淨值比與資本適足率(RBC),其中淨值比連續兩個半年 低於3%要提改善計畫,但3月淨值比依舊是保險局重要監理參考。
三商美邦人壽、宏泰人壽在去年6月、12月的淨值比,皆低於3%, 都已經向保險局提出改善計畫。
三商美邦人壽3月底淨值比為2.89%,雖已比去年底2.19%回升, 但仍與法定標準3%差一點距離。且因去年底RBC掉到155.8%,低於 法定標準200%,去年淨值比也連續兩期低於法定標準3%,屬於「資 本不足」,已向保險局提改善計畫,包含繼續增資、出售不動產、談 合併、引進策略投資人等方式。
但是三商壽目前僅是「資本不足」的情況,還未到達「資本顯著不 足」的階段,保險局目前給予三商壽較長的改善時間,若今年6月底 或年底財務情況惡化到「資本顯著不足」,保險局將要求三商壽再提 出能立刻達到的增資計畫。
宏泰人壽3月底淨值比為1.36%,雖同樣比起去年底1.13%亦稍微 回升,但仍低於2%。宏泰人壽去年底淨值比1.13%、去年6月底則為 1.64%,淨值比連續兩期低於2%以下,屬於「資本顯著不足」,遭 到保險局要求盡快改善,並且已規劃將公開標售不動產,實現獲利來 拉升財務指標。
宏泰人壽預計處分的不動產,主要是淡海區的一塊停車場素地,預 估處分後將會有80億元處分利益,但因不動產處分需要時間,保險局 擔憂宏泰人壽年底前無法處分完畢,也要求宏泰人壽再提出改善計畫 備案。
新光人壽因首季虧損百億元遭金管會約談,原本去年6月、12月淨 值比各在3.85%、3.94%,3月底淨值比順利回升到4%以上,淨值比 警報暫時解除。
但去年底資本適足率(RBC)在213.6%,接近法定標準200%邊緣 ,新壽能否趕在今年6月底前將RBC守住200%以上,將是最大的關鍵 。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3/5/16 | 台北金融大樓 公 | 入境旅遊增溫 最愛101、故宮 |
入境旅遊市場持續增溫,旅遊體驗電商平台KKday15日公布「解封 後入境旅遊洞察報告」,台灣市場自去年10月中解封迄今,入境旅遊 業績已較疫情前同期恢復4成,海外旅客來台前五名為韓國、日本、 港澳、新加坡、馬來西亞。熱門旅遊目的地依序為雙北、台中、高雄 、台南;熱銷商品種類前五名則是交通接駁、一日遊/多日遊、台味 美食、特色體驗、景點門票;台北101觀景台、故宮博物院則分別拿 下人氣景點冠亞軍,另,九份、太魯閣、阿里山也是海外旅客來台必 訪的景區。
此外,各國旅客的喜好也有所差異,韓國旅客最愛台味餐廳、日本 旅客必訪九份、港澳旅客玩最遠,新加坡旅客則是消費力最高,是不 容小覷的潛力客群。
KKday補充,目前海外旅客來台7成集中於都會區,3成以非都會區 景點為主,如嘉義、花蓮、南投、墾丁等,其中花東旅遊特別受到韓 國旅客青睞。
看好非都會區的觀光旅遊商機,KKday將持續強化都會區、非都會 區商品的包裝與連結,促進全台21縣市國際觀光人潮流動,讓各國旅 客看見台灣旅遊的不同面貌。
目前海外旅客訪台,熱門旅遊地最愛「雙北」,包括台北、新北各 類人氣景點與旅遊體驗,第二名至第四名則由台中、高雄、台南依序 拿下,搭乘高鐵是最受歡迎的遊台方式,若進一步分析各城市的海外 旅客客群,雙北海外旅客前三名為韓國、日本、港澳,最愛台北101 觀景台、按摩及美食體驗。台中海外旅客前三名則是日本、泰國、韓 國,以高美濕地半日遊、清境農場及日月潭一日遊,還有珍珠奶茶D IY手搖體驗最熱門。
高雄海外旅客前三名則為韓國、日本、新加坡,以佛光山、旗津、 瑞豐夜市一日遊行程最熱賣,其次則為「義大遊樂世界門票」、「高 雄愛河愛之船船票」;而擁有豐富歷史文化、名勝古蹟、在地小吃的 台南,海外旅客前三名為日本、韓國、新加坡,包括赤崁樓、林百貨 、花園夜市一日包車行程都十分受歡迎,另外知名景點「台南十鼓仁 糖文創園區」、「奇美博物館」也是旅客首選之一。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3/5/16 | 統聯汽車客運 未 | 誠品、統聯傳個資外洩 主管機關開查 |
近來個資外洩頻傳,有民眾在誠品網購書籍,卻接到「統戰市調」 詐騙電話,數位部已要求誠品說明,並於今(16)日會同資安院與警 方前往進行實地行政調查;此外,統聯客運15日也傳出個資外洩,目 前緊急關閉官網及APP訂票功能。交通部公路總局表示,預計2天有初 步調查結果。
對於誠品疑似再發生個資外洩事件,數位部產業署表示,第一時間 即要求誠品於15日來說明。 對此,誠品說明,目前正調查個資外洩 事故原因,願意全力配合主管機關調查作業並提供相關佐證資料,持 續強化資訊安全防護。
面對網路各種破解與侵害手法日新月異,誠品將持續強化資訊安全 防護並定期提醒顧客。
產業署說,為儘速釐清個資外洩情形,將於16日邀集法律及資安等 領域專家,並會同資安院、資策會及內政部警政署組成行政調查小組 ,共同前往誠品進行實地行政調查。
為了找到根因,產業署也要求業者針對其委外簡訊代發商、廣告託 播商、物流端等供應鏈,包括公司內部客服人員通聯記錄等,儘速完 成全面性盤查作業,釐清事件原因,倘有違反個資法相關規定,將依 法處置。根據個資法,最高可處20萬元。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則表示,該案會加以調查且重視,如有用個資 做民意調查,並進行政治上的認知作戰,屬於「新型態」的狀況。
至於統聯客運疑似遭到駭客攻擊,導致消費者個資外洩,目前統聯 已關閉官網及APP訂票功能。
公路總局台北區監理所表示,統聯上周即接獲乘客反映有詐騙訊息 ,為避免民眾受害,該公司預防性暫時關閉官網訂票及統聯APP訂取 票功能。民眾後續如有購票需求,可利用臨櫃、四大超商、萬達通A PP、客路APP等管道購票。
台北區監理所說,統聯客運已協請資安人員至該公司進行初步鑑識 ,預計2天後可有初步結果,該所將依規定進行查核作業。至於是否 開罰,官員表示要待調查結果再決定。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3/5/16 | 台灣之星電信 未 | 台灣大三戰機升空 年營收拚2千億 |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15日公布未來營運展望,將以次世代「三 架戰機」全面升空,聚焦發展momo電商、遊戲、電信金融三大業務, 積極轉型為科技電信(Telco+Tech)航空母艦為目標。台灣大集團去 年營收突破1,700億元,不包括合併台灣之星的整體營收最快今年、 最慢明年突破2,000億元。
獲利方面,林之晨強調,營收規模放大,獲利自然成長,未來台灣 大的絕對獲利金額一定會成長,並朝每年雙位數增長為目標。另外, 合併台灣之星的基準日一年後,台灣之星將開始挹注台灣大獲利。
至於三大戰略業務的策略布局,除擴大mo幣生態圈、長線布局遊戲 事業、還將跨足電信金融推出電信業首家先買後付「大哥付你分期」 。合併台灣之星之後,「新台灣大」的用戶規模將超過980萬接近千 萬,未來將運用豐富的數據資料庫及先進AI人工智慧,拓展多元服務 。
林之晨表示,電信事業在4G時代就進入完全競爭市場,499之亂成 為ARPU下降、影響獲利的濫觴,不過5G時代開啟新局,台灣大善用電 信本業的祖產,包括超過700萬用戶、品牌與客戶信任、電信帳單代 收服務、逾700家實體通路、上千人的客服團隊,加上海量大數據、 資安保護,賦能集團科技事業發展。展望未來,台灣大將在「超5G」 方針下推動Telco+Tech策略,加速推動科技事業。
台灣大2022年全年合併營收突破1,7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2023 年第一季行動服務營收達125.6億元,為2019年第三季後新高。mo幣 多、Disney+、好速成雙與OP響樂生活等獨門方案持續輸出動能,占 智慧型手機用戶比重已近2成。
針對台灣大合併台灣之星一案,林之晨強調,希望儘快獲得公平會 及證交所、證期局等單位核准,以T-Mobile與Sprint花了23個月合併 ,「台台併」至今已花了17個月進行審查,行政效率確實有必要提升 ,希望第三季不超過第四季有機會審查通過。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3/5/16 | 國泰世紀產物 公 | 和泰、泰安、新安東京Q1虧轉盈 |
產險業第一季營運漸走出防疫保單陰霾。除上市產險及再保第一季 全部獲利外,和泰產險、泰安產險及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首季損益均翻 正,去年大虧的產險公司,今年首季虧損金額亦已明顯減少。
承保防疫保單最多的六大產險公司中,和泰產險和新安東京海上產 險今年第一季分別獲利2.27億元、7.58億元;和泰產險去年全年虧損 369億元、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去年也大賠470億元。
今年首季帳上轉虧為盈,和泰產險表示,主要因去年下半年即執行 財務改善計畫,包含調整業務體質等措施,第一季獲利是預期中的成 果,為進一步強化財務結構、充實營運資金及提升資本適足率,股東 會上周已通過將會再減資45億元,並在一年內辦理私募現金增資45億 元。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首季由虧轉盈,據了解是因為去年多提列賠款準 備金,預估今年虧損金額沒有原先預估高,因此,在會計師同意下將 賠款準備金回沖,再加上營運已回歸正常合理利潤,使得首季稅後盈 餘可達7.5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來到1.28元。
泰安產險去年同樣是因理賠防疫保單全年出現虧損9.84元,每股虧 損3.31元;然而第一季已轉虧為盈,稅後盈餘2.48億元、每股盈餘為 0.83元。
因防疫保單去年出現鉅幅虧損的另四家產險,首季虧損金額也明顯 下降。富邦產險首季虧損42.36億元、去年全年虧損則達399.6億元; 國泰產險首季虧損5.75億元,去年全年則是虧損196億元;中信產險 首季小虧9.7萬元,去年全年虧損金額是215億元;兆豐產險首季虧損 6.5億元、去年全年虧損金額是95億元。
五大金控旗下產險公司中唯有華南產險因防疫保單張數不多,近一 、二年營運可維持正常營運不受干擾,去年稅後盈餘4.58億元,稅後 盈餘2.29元;首季稅後盈餘為1.78億元,每股盈餘0.89元。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3/5/16 | 新安東京海上產物保險 未 | 和泰、泰安、新安東京Q1虧轉盈 |
產險業第一季營運漸走出防疫保單陰霾。除上市產險及再保第一季 全部獲利外,和泰產險、泰安產險及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首季損益均翻 正,去年大虧的產險公司,今年首季虧損金額亦已明顯減少。
承保防疫保單最多的六大產險公司中,和泰產險和新安東京海上產 險今年第一季分別獲利2.27億元、7.58億元;和泰產險去年全年虧損 369億元、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去年也大賠470億元。
今年首季帳上轉虧為盈,和泰產險表示,主要因去年下半年即執行 財務改善計畫,包含調整業務體質等措施,第一季獲利是預期中的成 果,為進一步強化財務結構、充實營運資金及提升資本適足率,股東 會上周已通過將會再減資45億元,並在一年內辦理私募現金增資45億 元。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首季由虧轉盈,據了解是因為去年多提列賠款準 備金,預估今年虧損金額沒有原先預估高,因此,在會計師同意下將 賠款準備金回沖,再加上營運已回歸正常合理利潤,使得首季稅後盈 餘可達7.5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來到1.28元。
泰安產險去年同樣是因理賠防疫保單全年出現虧損9.84元,每股虧 損3.31元;然而第一季已轉虧為盈,稅後盈餘2.48億元、每股盈餘為 0.83元。
因防疫保單去年出現鉅幅虧損的另四家產險,首季虧損金額也明顯 下降。富邦產險首季虧損42.36億元、去年全年虧損則達399.6億元; 國泰產險首季虧損5.75億元,去年全年則是虧損196億元;中信產險 首季小虧9.7萬元,去年全年虧損金額是215億元;兆豐產險首季虧損 6.5億元、去年全年虧損金額是95億元。
五大金控旗下產險公司中唯有華南產險因防疫保單張數不多,近一 、二年營運可維持正常營運不受干擾,去年稅後盈餘4.58億元,稅後 盈餘2.29元;首季稅後盈餘為1.78億元,每股盈餘0.89元。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3/5/16 | 泰安產物保險 公 | 和泰、泰安、新安東京Q1虧轉盈 |
產險業第一季營運漸走出防疫保單陰霾。除上市產險及再保第一季 全部獲利外,和泰產險、泰安產險及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首季損益均翻 正,去年大虧的產險公司,今年首季虧損金額亦已明顯減少。
承保防疫保單最多的六大產險公司中,和泰產險和新安東京海上產 險今年第一季分別獲利2.27億元、7.58億元;和泰產險去年全年虧損 369億元、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去年也大賠470億元。
今年首季帳上轉虧為盈,和泰產險表示,主要因去年下半年即執行 財務改善計畫,包含調整業務體質等措施,第一季獲利是預期中的成 果,為進一步強化財務結構、充實營運資金及提升資本適足率,股東 會上周已通過將會再減資45億元,並在一年內辦理私募現金增資45億 元。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首季由虧轉盈,據了解是因為去年多提列賠款準 備金,預估今年虧損金額沒有原先預估高,因此,在會計師同意下將 賠款準備金回沖,再加上營運已回歸正常合理利潤,使得首季稅後盈 餘可達7.5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來到1.28元。
泰安產險去年同樣是因理賠防疫保單全年出現虧損9.84元,每股虧 損3.31元;然而第一季已轉虧為盈,稅後盈餘2.48億元、每股盈餘為 0.83元。
因防疫保單去年出現鉅幅虧損的另四家產險,首季虧損金額也明顯 下降。富邦產險首季虧損42.36億元、去年全年虧損則達399.6億元; 國泰產險首季虧損5.75億元,去年全年則是虧損196億元;中信產險 首季小虧9.7萬元,去年全年虧損金額是215億元;兆豐產險首季虧損 6.5億元、去年全年虧損金額是95億元。
五大金控旗下產險公司中唯有華南產險因防疫保單張數不多,近一 、二年營運可維持正常營運不受干擾,去年稅後盈餘4.58億元,稅後 盈餘2.29元;首季稅後盈餘為1.78億元,每股盈餘0.89元。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3/5/16 | 和泰產物保險 公 | 和泰、泰安、新安東京Q1虧轉盈 |
產險業第一季營運漸走出防疫保單陰霾。除上市產險及再保第一季 全部獲利外,和泰產險、泰安產險及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首季損益均翻 正,去年大虧的產險公司,今年首季虧損金額亦已明顯減少。
承保防疫保單最多的六大產險公司中,和泰產險和新安東京海上產 險今年第一季分別獲利2.27億元、7.58億元;和泰產險去年全年虧損 369億元、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去年也大賠470億元。
今年首季帳上轉虧為盈,和泰產險表示,主要因去年下半年即執行 財務改善計畫,包含調整業務體質等措施,第一季獲利是預期中的成 果,為進一步強化財務結構、充實營運資金及提升資本適足率,股東 會上周已通過將會再減資45億元,並在一年內辦理私募現金增資45億 元。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首季由虧轉盈,據了解是因為去年多提列賠款準 備金,預估今年虧損金額沒有原先預估高,因此,在會計師同意下將 賠款準備金回沖,再加上營運已回歸正常合理利潤,使得首季稅後盈 餘可達7.5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來到1.28元。
泰安產險去年同樣是因理賠防疫保單全年出現虧損9.84元,每股虧 損3.31元;然而第一季已轉虧為盈,稅後盈餘2.48億元、每股盈餘為 0.83元。
因防疫保單去年出現鉅幅虧損的另四家產險,首季虧損金額也明顯 下降。富邦產險首季虧損42.36億元、去年全年虧損則達399.6億元; 國泰產險首季虧損5.75億元,去年全年則是虧損196億元;中信產險 首季小虧9.7萬元,去年全年虧損金額是215億元;兆豐產險首季虧損 6.5億元、去年全年虧損金額是95億元。
五大金控旗下產險公司中唯有華南產險因防疫保單張數不多,近一 、二年營運可維持正常營運不受干擾,去年稅後盈餘4.58億元,稅後 盈餘2.29元;首季稅後盈餘為1.78億元,每股盈餘0.89元。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3/5/16 | 中國信託產物保險 未 | 和泰、泰安、新安東京Q1虧轉盈 |
產險業第一季營運漸走出防疫保單陰霾。除上市產險及再保第一季 全部獲利外,和泰產險、泰安產險及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首季損益均翻 正,去年大虧的產險公司,今年首季虧損金額亦已明顯減少。
承保防疫保單最多的六大產險公司中,和泰產險和新安東京海上產 險今年第一季分別獲利2.27億元、7.58億元;和泰產險去年全年虧損 369億元、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去年也大賠470億元。
今年首季帳上轉虧為盈,和泰產險表示,主要因去年下半年即執行 財務改善計畫,包含調整業務體質等措施,第一季獲利是預期中的成 果,為進一步強化財務結構、充實營運資金及提升資本適足率,股東 會上周已通過將會再減資45億元,並在一年內辦理私募現金增資45億 元。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首季由虧轉盈,據了解是因為去年多提列賠款準 備金,預估今年虧損金額沒有原先預估高,因此,在會計師同意下將 賠款準備金回沖,再加上營運已回歸正常合理利潤,使得首季稅後盈 餘可達7.5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來到1.28元。
泰安產險去年同樣是因理賠防疫保單全年出現虧損9.84元,每股虧 損3.31元;然而第一季已轉虧為盈,稅後盈餘2.48億元、每股盈餘為 0.83元。
因防疫保單去年出現鉅幅虧損的另四家產險,首季虧損金額也明顯 下降。富邦產險首季虧損42.36億元、去年全年虧損則達399.6億元; 國泰產險首季虧損5.75億元,去年全年則是虧損196億元;中信產險 首季小虧9.7萬元,去年全年虧損金額是215億元;兆豐產險首季虧損 6.5億元、去年全年虧損金額是95億元。
五大金控旗下產險公司中唯有華南產險因防疫保單張數不多,近一 、二年營運可維持正常營運不受干擾,去年稅後盈餘4.58億元,稅後 盈餘2.29元;首季稅後盈餘為1.78億元,每股盈餘0.89元。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3/5/16 | 中國信託產物保險 未 | 中信總座:不放棄純網保 |
中信金控總經理陳佳文15日指出,今年4月放榜的純網保,中信雖 未獲准,但至今對申設純網路保險公司並未改變看法,有機會將再送 件,視政府政策做調整,「不放棄純網保」。
陳佳文表示,中信銀是台灣最大銀行,所以將既有銀行數位化比設 純網銀重要,主要是中信產險營運規模很小,幾年來業務成長有限, 才想用不同方法、創新模式來服務客戶,找尋新客群,讓業務規模茁 壯,純網保第一次申請未獲金管會核准,但中信金「沒有改變」看法 ,下一步會再看政府政策再做調整。
房市部分,陳佳文坦言,房貸市場有比較趨緩(Slow down),跟 去年、前幾年比起來成長力道不同以往,但中信銀淨值充足,距銀行 法72條之2的規定上限也還有段距離,所以今年房貸業務勢必還是會 成長,只是可能只有個位數成長,難有雙位數。這次法說會中揭露, 中信銀今年放款年成長最高的還是房貸,首季餘額達9,740億元,較 去年同期年增達13.7%,但較去年第四季為季減2.45%。
陳佳文說,去年中信銀房貸成長12%,呈現雙位數成長主要是中信 銀以承作公教貸款為主,品質很好、部位又大,且維持一定的承作量 能,因為一來在淨值很充份,且符合銀行法72條之2規範限制的前提 ,只要有好物件,仍會續作房貸。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3/5/16 | 萬寶證券投資顧問 未 | 上市櫃Q1獲利漏氣 年減近5成 |
上市櫃公司首季成績單出爐,明顯受到全球高通膨、景氣放緩,及 工作天數較少等因素影響,合計稅後淨利5,946.6億元,雖較上季微 幅成長1.05%,但與去年同期歷史高峰1.15兆元相比,衰退幅度達4 8.64%,單季EPS創新高僅29家,遠不如去年同期創新高達114家。
法人認為,第二季為傳統淡季,加上庫存調整延續,研判整體營運 狀況仍不佳,建議關注下半年復甦力道。
上市櫃公司首季財報15日截止公告,以季對季表現來看,共有金融 保險、汽車、油電燃氣、貿易百貨、鋼鐵、塑膠、橡膠七大族群由虧 轉盈,至於維持獲利表現,且優於去年第四季的族群,則以電器電纜 季增177%成長最為強勁,其他類別成長87.22%、資訊服務成長58. 27%,位居前三大,單季衰退幅度超過3成者則有其他電子季減85.1 6%、航運衰退65.55%、電子零組件季減36.63%,半導體衰退30.0 2%。
高通膨、高利率對經濟持續衝擊,獲利成長族群與去年同期相比, 僅受惠解封效應的觀光族群大增112.57%表現最為突出。另資訊服務 類股成長21.33%;通信網路年增20.13%;生技醫療產業年增14.25 %;水泥工業成長3.74%,其餘皆呈現衰退。
就盤勢而言,萬寶投顧總經理蔡明彰指出,上市櫃首季獲利數字不 亮眼,研判大盤恐出現前高15,973點回檔以來的第二個低點,上波低 點15,284點是因台積電法說下修今年營收為負成長,此次則是針對台 積電以外的股票進行評價調整,尤其電子族群中的IC設計「退步」幅 度最多,若下半年復甦力道不如預期,不排除可能進一步修正。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認為,消費性族群例如TV、面板、板卡、 驅動IC等目前評價皆已至過往合理偏高,反應下半年旺季將明顯復甦 預期。後續將關注Computex展、蘋果開發者大會及蘋果供應鏈5、6月 新機備貨啟動、大陸618電商促銷等,為終端市場回溫力道重要觀察 指標。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3/5/16 | 中華郵政 未 | 壽險首季身家 回升逾3千億 |
壽險業逐漸走出谷底。21家壽險公司首季財報全數出爐,受到匯兌 成本高漲、可實現資本利得不多的衝擊,壽險業首季稅後虧損152億 元,但受惠股市回溫,壽險淨值下金融資產價值回升逾3,200億元, 首季綜合損益3,146億元,創四年來同期最佳。
其中若股票投資、尤其是台股布局較多者,首季身家反彈最明顯, 如富邦人壽首季其他綜合損益高達1,313億元,即淨值下股票、基金 價值大回升,創所有壽險公司之最,另外如國泰人壽亦回升724億元 ,排名第二高,第三是南山人壽的256億元,新光、中國、台灣、全 球人壽都有逾百億元的回升,三商美邦人壽亦有近99億元。
壽險業近三年多來可謂經濟「大風大浪」,2020年全球爆發新冠肺 炎,股市急轉直下,又馬上衝高,2021年疫情加劇,卻股債雙漲,讓 壽險業獲利創新高,全年稅後獲利3,636億元,且帳上有逾1.34兆元 的金融資產未實現利益。
去年則因美國聯準會急速升息,債券殖利率大反彈,股市亦重挫, 造成壽險公司滿手股債都賠錢,去年壽險業全年稅後獲利1,443億元 ,帳上有近4.63兆元的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今年首季新台幣急升, 壽險匯兌成本大增,首季稅後虧損152億元,有九家壽險首季未獲利 ,包含國泰、新光、台灣、三商美邦、全球、遠雄、台銀、宏泰、中 華郵政壽險部等。
因為去年10月及今年1月有九家公司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壽險業 OCI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到3月底降為1,005億元,比去年9月底未實現 損失減少8,611億元,AC(攤銷後成本)部位則大增,截至3月底為1 9.3兆元,未實現評價損失則逾3.4兆元,但若持有到期則不會實現損 失。
由重分類及股市回升,壽險淨值比都有明顯回升,六大壽險公司3 月底淨值比都在4%以上,富壽有8.3%、國壽有7.37%最高。
另去年底淨值比低於3%的第一金人壽、安聯人壽,今年第一季已 明顯改善回到3%以上,其中第一金人壽進行資產重分類,淨值比回 升到5.97%,安聯人壽回升到4.3%。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3/5/16 | 宏泰人壽 公 | 壽險首季身家 回升逾3千億 |
壽險業逐漸走出谷底。21家壽險公司首季財報全數出爐,受到匯兌 成本高漲、可實現資本利得不多的衝擊,壽險業首季稅後虧損152億 元,但受惠股市回溫,壽險淨值下金融資產價值回升逾3,200億元, 首季綜合損益3,146億元,創四年來同期最佳。
其中若股票投資、尤其是台股布局較多者,首季身家反彈最明顯, 如富邦人壽首季其他綜合損益高達1,313億元,即淨值下股票、基金 價值大回升,創所有壽險公司之最,另外如國泰人壽亦回升724億元 ,排名第二高,第三是南山人壽的256億元,新光、中國、台灣、全 球人壽都有逾百億元的回升,三商美邦人壽亦有近99億元。
壽險業近三年多來可謂經濟「大風大浪」,2020年全球爆發新冠肺 炎,股市急轉直下,又馬上衝高,2021年疫情加劇,卻股債雙漲,讓 壽險業獲利創新高,全年稅後獲利3,636億元,且帳上有逾1.34兆元 的金融資產未實現利益。
去年則因美國聯準會急速升息,債券殖利率大反彈,股市亦重挫, 造成壽險公司滿手股債都賠錢,去年壽險業全年稅後獲利1,443億元 ,帳上有近4.63兆元的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今年首季新台幣急升, 壽險匯兌成本大增,首季稅後虧損152億元,有九家壽險首季未獲利 ,包含國泰、新光、台灣、三商美邦、全球、遠雄、台銀、宏泰、中 華郵政壽險部等。
因為去年10月及今年1月有九家公司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壽險業 OCI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到3月底降為1,005億元,比去年9月底未實現 損失減少8,611億元,AC(攤銷後成本)部位則大增,截至3月底為1 9.3兆元,未實現評價損失則逾3.4兆元,但若持有到期則不會實現損 失。
由重分類及股市回升,壽險淨值比都有明顯回升,六大壽險公司3 月底淨值比都在4%以上,富壽有8.3%、國壽有7.37%最高。
另去年底淨值比低於3%的第一金人壽、安聯人壽,今年第一季已 明顯改善回到3%以上,其中第一金人壽進行資產重分類,淨值比回 升到5.97%,安聯人壽回升到4.3%。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3/5/16 | 台銀人壽保險 公 | 壽險首季身家 回升逾3千億 |
壽險業逐漸走出谷底。21家壽險公司首季財報全數出爐,受到匯兌 成本高漲、可實現資本利得不多的衝擊,壽險業首季稅後虧損152億 元,但受惠股市回溫,壽險淨值下金融資產價值回升逾3,200億元, 首季綜合損益3,146億元,創四年來同期最佳。
其中若股票投資、尤其是台股布局較多者,首季身家反彈最明顯, 如富邦人壽首季其他綜合損益高達1,313億元,即淨值下股票、基金 價值大回升,創所有壽險公司之最,另外如國泰人壽亦回升724億元 ,排名第二高,第三是南山人壽的256億元,新光、中國、台灣、全 球人壽都有逾百億元的回升,三商美邦人壽亦有近99億元。
壽險業近三年多來可謂經濟「大風大浪」,2020年全球爆發新冠肺 炎,股市急轉直下,又馬上衝高,2021年疫情加劇,卻股債雙漲,讓 壽險業獲利創新高,全年稅後獲利3,636億元,且帳上有逾1.34兆元 的金融資產未實現利益。
去年則因美國聯準會急速升息,債券殖利率大反彈,股市亦重挫, 造成壽險公司滿手股債都賠錢,去年壽險業全年稅後獲利1,443億元 ,帳上有近4.63兆元的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今年首季新台幣急升, 壽險匯兌成本大增,首季稅後虧損152億元,有九家壽險首季未獲利 ,包含國泰、新光、台灣、三商美邦、全球、遠雄、台銀、宏泰、中 華郵政壽險部等。
因為去年10月及今年1月有九家公司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壽險業 OCI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到3月底降為1,005億元,比去年9月底未實現 損失減少8,611億元,AC(攤銷後成本)部位則大增,截至3月底為1 9.3兆元,未實現評價損失則逾3.4兆元,但若持有到期則不會實現損 失。
由重分類及股市回升,壽險淨值比都有明顯回升,六大壽險公司3 月底淨值比都在4%以上,富壽有8.3%、國壽有7.37%最高。
另去年底淨值比低於3%的第一金人壽、安聯人壽,今年第一季已 明顯改善回到3%以上,其中第一金人壽進行資產重分類,淨值比回 升到5.97%,安聯人壽回升到4.3%。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3/5/16 | 遠雄人壽保險事業 興 | 壽險首季身家 回升逾3千億 |
壽險業逐漸走出谷底。21家壽險公司首季財報全數出爐,受到匯兌 成本高漲、可實現資本利得不多的衝擊,壽險業首季稅後虧損152億 元,但受惠股市回溫,壽險淨值下金融資產價值回升逾3,200億元, 首季綜合損益3,146億元,創四年來同期最佳。
其中若股票投資、尤其是台股布局較多者,首季身家反彈最明顯, 如富邦人壽首季其他綜合損益高達1,313億元,即淨值下股票、基金 價值大回升,創所有壽險公司之最,另外如國泰人壽亦回升724億元 ,排名第二高,第三是南山人壽的256億元,新光、中國、台灣、全 球人壽都有逾百億元的回升,三商美邦人壽亦有近99億元。
壽險業近三年多來可謂經濟「大風大浪」,2020年全球爆發新冠肺 炎,股市急轉直下,又馬上衝高,2021年疫情加劇,卻股債雙漲,讓 壽險業獲利創新高,全年稅後獲利3,636億元,且帳上有逾1.34兆元 的金融資產未實現利益。
去年則因美國聯準會急速升息,債券殖利率大反彈,股市亦重挫, 造成壽險公司滿手股債都賠錢,去年壽險業全年稅後獲利1,443億元 ,帳上有近4.63兆元的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今年首季新台幣急升, 壽險匯兌成本大增,首季稅後虧損152億元,有九家壽險首季未獲利 ,包含國泰、新光、台灣、三商美邦、全球、遠雄、台銀、宏泰、中 華郵政壽險部等。
因為去年10月及今年1月有九家公司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壽險業 OCI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到3月底降為1,005億元,比去年9月底未實現 損失減少8,611億元,AC(攤銷後成本)部位則大增,截至3月底為1 9.3兆元,未實現評價損失則逾3.4兆元,但若持有到期則不會實現損 失。
由重分類及股市回升,壽險淨值比都有明顯回升,六大壽險公司3 月底淨值比都在4%以上,富壽有8.3%、國壽有7.37%最高。
另去年底淨值比低於3%的第一金人壽、安聯人壽,今年第一季已 明顯改善回到3%以上,其中第一金人壽進行資產重分類,淨值比回 升到5.97%,安聯人壽回升到4.3%。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