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謝長廷昨日召開「高鐵應變小組」會議,原本將再增加三席
官股董事主導高鐵董事會的構想,昨日決議將減為只再增設二席官股
董事,另外一席董事,則由高鐵公司及交通部協商產生。行政院的作
法,巧妙規避高鐵董事會在形式上由政府主導的局面。表面上看來,
高鐵案至少還像是一個BOT案,而非由政府主控的準國營事業。
目前高鐵公司有十二席董事,該公司日前召開董事會,同意再增設三
席董事。未來十五席董事中,除了民股代表共七席,另有三席獨立董
事,原本交通部長林陵三希望,未來再增設的三席董事中,全由官股
掌控,政府將藉由在高鐵董事會佔多數的官股,主導高鐵公司營運。
按公司法的規定,董事會負有公司經營成敗的責任,也就是說,如果
高鐵董事會中,官股佔大多數,未來高鐵經營成敗,政府就必須負全
責,而非由五大原始股東負責。也就是說,原本應由五大股東負責經
營成敗的高鐵案,現在卻退居第二線。
如此一來,高鐵案不僅在形式上喪失BOT案由民間經營的精神,更
重要的是,高鐵未來高達三百多億元的普通股募資計畫、三五○億元
的工程超支,一九三億元的延後通車成本,及未來的營運成敗,都必
須由政府負責。
行政院昨天召開的「高鐵應變小組」會議,已為政府在高鐵董事會所
扮演的角色,找到了解套之法。
按目前的情勢分析,未來高鐵的董事會中,民股占七席,獨立董事加
上官股也是七席,換言之,另外一席由高鐵公司及交通部協商出來的
人選,將扮演關鍵的角色。
按目前政府在高鐵公司所扮演的強勢角色推測,未來該名由高鐵公司
及政府所協商出的董事,應該是偏向官股的民股代表,如此一來,政
府將可順理成章的主導高鐵董事會,又能在形式上維護高鐵BOT案
的精神,更重要的是,未來高鐵公司的募資、及經營成敗,也將由民
股負責,五大股東還是必須站來來面對。
<摘錄工商A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