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光二極體產業進入整併年,二月中旬元砷與聯銓合併率先吹起 LED
產業合併的號角,勢之所趨下,包括國聯(2422)、璨圓(3061)、
晶電(2448)都傳出可能與同業合併,華上(6289)也傳出日本豐田
合成可能入股的消息,今年上游 LED廠的整併風潮,將相當熱鬧。
台灣廠商在二○○一年跨入藍光LED市場,挾國內長期以來在 IC產業
製造的優勢,國內LED 廠不管在技術或製程改善,都快速追上國際大
廠的水準,根據光電協進會取得最新資料顯示,台灣藍光LED 月產能
達九.九六億顆,佔全球二○.六四億元月產能的三八.二%,台灣
廠商的月產能位居世界第一、日本滑落至第二。
台灣在藍光LED的整體產能市佔率雖是全球第一,但由於國內 LED 小
廠林立,以單一廠家而言,台灣 LED上游廠在國際市場上,簡直是小
巫見大巫,儘管元砷與聯銓合併,藍光LED 晶粒月產能提升至逾三億
顆,月產能躍居為台灣第一大,但市佔率也不過是全球第三大,合併
後的元砷況且如此,沒有合併的廠家,在經濟規模上確實很難和國際
大廠較量。
儘管元砷合併聯銓後,已是國內第一大、甚至是全球第三大,但元砷
合併後仍是不諱言地指出,持續合併、擴大市佔率仍是目標,未來兩
家公司整併告一段落後,不排除再有合併國內同業的計畫。
<摘錄財訊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