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再生能源抬頭,台灣電力市場邁向多元發展,擺脫台電一家獨大的局面,在自由化氛圍下,吸引許多菁英人才投入。電力輔助服務費前年還有500多元,一年多時間跌破400元,讓市場為之跳腳。業者分析,供給量逼近台電的需求目標,以及台電自有機組加入競標,是服務費快速下滑的真正原因。由於下滑超出案場投資人原先的財務預測,有些投資人為了止血而認賠退場。
事實上,表前輔助服務並非一開始市場所期待的暴利,7年至8年回收才是現實狀況,也才合理。台電將既有燃氣機組加入競標,導致價格直直落,業者對此抱怨連連,直呼上當。當表前儲能的大門關上,表後儲能成為下一個主戰場。
當調頻備轉(dReg)供應過剩,多餘的民營和國營機組可能會轉移到即時和補充備轉市場,進一步加劇電力市場失衡。增強型動態調頻備轉(E-dReg)市場看似穩定,實質也面臨類似的爆量風險。預計2024下半年,上線容量將超過500MW,屆時會出現與調頻備轉(dReg)相同的情況,即容量費降至零,導致電力交易平台市場完全失衡。
系列問題凸顯電力市場機制需要進行重要調整,以防止市場失衡和價格崩盤的風險。台電需要更加精細的市場監管和策略調整,確保市場的健康運作和長期可持續性。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