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這20年真的是很不容易,但也不代表著主動型基金或者原來的一些產品就沒落了,事實上都是持續發展中,只是有不同的策略性選擇。
不可諱言地說,2019年起境內基金規模能夠正式超越境外基金並跨過4兆元的門檻,截至今年6月底達到5.1兆元,就是占比達2.7兆元的ETF。如今ETF也可以與複委託相庭抗禮,關鍵是ETF在第一個1.0時代,創造了「4×4×4×4」的大格局。
第一個四是「股票、債券、商品、外匯」四種不同的資產類別。第二個四是「 原型、槓桿、反向、smart beta」,尤其這幾年市場偏好smart beta類型產品。第三個四是「證交所、櫃買中心、期交所、集保」,主管機關在法規及政策的開放,是ETF熱絡發展的關鍵元素之一。
第四個四是「零股、存股、ETF、App」四大關鍵機制,近年ETF的崛起,代表著台灣跨證券、投信領域產生了一個新的生態系統。零股開放解決了小資族的入手痛點,做到資金分散;存股可以解決行情高高低低的問題,做到時間分散;加上ETF簡直就是絕配,因為ETF就是標的分散的代表;App數位化、智能化,交易更加便利。所以這20年來將ETF「4×4×4×4」的框架撐起來。
不論從業者的發行角度、產品發展模式來看,零和、競合到整合是三大關鍵。
現在的ETF超過200檔,也對投資人造成選擇上的痛點,現況是超過一半的規模集中在債券,超過八成的受益人持有台股,超過500萬的投資人屬於配息族。由此來看,我們應該讓投資人模式從「交易導向」轉成「配置導向」,從「配息族」走向「配置族」。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