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與永豐銀行昨日共同舉辦「2023綠色行動力論壇—驅動轉型綠色供應鏈」,壓軸的座談會主題為「減碳轉型.跨界淨零」,由陳銘樹、日月光投控永續處長劉珮晴、永豐銀行資深副總歐陽子能參與座談。
陳銘樹說,台電最重要工作在發電及賣電,發電碳排約每度電0.5公斤,略高於日本及南韓,光是去年碳排就超過1.2億公噸以上,台電只要努力把碳排壓低,就能讓全國碳排大幅降低。
台電清楚認知電力減碳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規劃「先低碳,後零碳」路徑。陳銘樹說,台灣電力朝向「增氣、減煤」,去年燃氣發電量已超越燃煤發電量,天然氣碳排僅燃煤一半,提高天然氣發電比率將可大幅度改善電力碳排。
其次,台電必須要大力推動太陽光電、離岸風電及地熱等無碳電力。他指出,光電上周發電量已超過655萬瓩,比台灣任何一個電廠都多,風力發電只要遇上足夠風力,發電量都能超過120萬瓩,遠超過任何核能機組。
然而,綠能並非毫無缺點,其中包含無陽光、風時就「下班」無法發電,民間大量建置綠能卻缺乏輸送饋線。對此,台電於傍晚推出時間電價,吸引用電戶調配產能,也提出像「九站十線」、「七站七線」等特別針對綠能的輸電計畫。
台電也願意投入氫能及碳捕捉等新興技術示範計畫,目標比業者更早找出台灣法規欠缺之處,他舉例,台電與日本三菱合作在林口燃煤電廠推動混氨,在興達電廠與西門子能源搭配混氫,研究出混燒對於減排的完美比率。
面對全球儲能趨勢,陳銘樹直說,現階段儲能成本高,如台電每度電價2.8元,但如果包含儲能充放成本,可能會一口氣到8.8元;再加上儲能價格波動大,台電將會持續發展儲能,但也不敢一次投入太多。<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