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金融市場數位化需求的提升,集保結算所作為資本市場的後台機構,也積極推出電子投票、視訊股東會、集保手機存摺(e手掌握App)、投資人線上查詢有價證券資料等數位服務,提供最佳客戶體驗的創新服務平台。
雖然遠距、免臨櫃、無接觸之創新服務,可以完善客戶體驗及降低資安風險,提升數位金融服務價值並實現普惠金融,但卻面臨建立識別客戶身分最佳驗證機制議題。
身分驗證是所有金融服務的第一道關口,為使民眾更方便、安心使用數位金融服務,許多國家早已發展數位身分驗證相關機制,提升身分認證授權的便利性與安全性。
例如,英國與澳洲推動數位身分信任框架;澳洲及新加坡發展數位ID,如myGovID、Singpass;美國提出NIST數位身分指南;歐盟則修訂eIDAS規範電子簽章。此外,ISO、FIDO等國際組織也推動各項技術標準。故隨著數位身分驗證在金融服務更為廣泛運用,台灣也亟需建立多元數位身分驗證框架及標準。
為提升數位金融服務品質,金管會於2020年8月發布「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積極推動金融行動識別與資安措施;今年更力推「行動自然人憑證」及「數位身分認證及授權」主題式監理沙盒與業務試辦,希望能透過「刷臉」、「按指紋」等新興技術完成身分認證,或運用金融科技,提升身分識別的自動化作業,如此不但可減少金融機構eKYC成本,未來更可結合資料共享與開放金融發展趨勢,讓數據力發揮更大金融服務綜效。
目前我國尚未有跨銀行╱保險╱證期可共用的一致性數位金融服務規範,各業者若想拓展跨機構的創新服務,仍會受到業務開發與法遵的限制。因此,我國應借鏡國際經驗,盡快建立一套「數位金融服務管理規範」,在信賴框架下採以風險為基準的管理方式,明確建立數位身分應用與管理規範,並搭配差異化、分級化的監督機制。
同時,也可參考國際標準如ISO29115及NIST800-63-3,針對金融生態系中各合作關係人(含TSP與新創業者)建立相關作業規劃與風險等級,使市場參與者能有清楚的架構與權責。
未來台灣在身分驗證及個人意思表示上,也可結合多元生物辨識的新興技術。由於各產業業務差異與所需數位身分應用場景不同,須建立差異化的風險信賴等級(Level of Assurance, LoA)且分級制的監督管理機制。同時,應盡快就現行法規及自律規範進行調適,並建議允許各金融機構可自行訂定內部數位金融服務信賴風險等級之應遵循辦法。
為打造更創新、安全的新金融服務生態系,台灣應建立一個跨機構、跨產業的數位身分驗證國家政策,讓數位身分驗證機制可以結合現行的個人化資料自主運用(MyData)平台、國稅局資料及財務報告、醫院電子病歷及費用收據等,以發揮數位國家的願景。期盼透過產、官、學界共同參與並凝聚共識,早日落實數位身分驗證機制,提升民眾的數位金融服務價值與客戶體驗。<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