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動非現金社會,曾訂出希望2025年達到九成普及率目標,新冠疫情爆發,國人減少面對面接觸,本應推升嗶經濟,但金管會昨(12)公布最新統計卻顯示,國內第2季使用非現金支付的情況,包括筆數10.69億筆、金額1.26兆元通通「倒退嚕」!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解釋,第2季較首季衰退的主要原因是因本土疫情衝擊,搭乘捷運的電子票證如悠遊卡、一卡通使用大減外,實體通路也大受衝擊,6月單月信用卡刷卡金額大減243億元,創13個月新低,是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金管會從2015年開始推出五年倍增計畫,要將國人使用非現金支付比重從26%翻倍成長至52%,儘管初期每年都有3至5個百分點的成長,到2020年第4季最高達到40.79%。不過隨後金管會不再公布占比資料,改以具體筆數與支付金額為成長目標的標準,並逐季公布業績。
銀行局昨日公布最新統計,今年第2季非現金支付筆數為10.69億筆,相較於首季時的12.67億筆,竟然減少1.98億筆。
從金額的角度來看,第2季非現金支付交易金額亦由首季的1.28兆元降至1.26兆,等於減少200多億元。
林志吉解釋,筆數大減15.6%,主要是因為本土疫情擴散後,國內實施三級警戒,國人減少外出,電子票證方面,如捷運常使用的悠遊卡、一卡通的使用量大減。台北捷運4月每日靠捷運通勤200多萬人次,5月剩109萬人次,6月更大減至日均剩43.7萬人次,等於一天減少160萬次的使用。
一卡通也是同樣情形,在三大超商使用也減少,是造成非現金支付筆數大減的原因。悠遊卡、一卡通等非現金消費金額單季減少約13.6億元,其中光悠遊卡就少了10億元、一卡通少了2億元,影響最大。至於金額大減部分,林志吉解釋,與實體通路消費大減有關。<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