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文/台北報導】
今年雖有新冠肺炎疫情威脅,但隨著各國宣示降息、救市、振興方 案,帶來急速反彈的第二季行情,邁入下半年,投信法人指出,在疫 情威脅逐步淡化,救市與振興方案落實,加上消費潮、資金潮、振興 方案加乘效果驅動下,儘管基本面的疑慮未解,但是資金面行情將得 以持續,包括股市與利差型信用資產皆可望續受惠,配置上仍著重穩 健、息收型產品。
匯豐中華投信指出,當前投資人面臨的一大問題是,宏觀經濟能以 多快的速度重啟。原則上,整體經濟系統應能從這種閉鎖狀態中恢復 ,然而,完全復甦仍需要時間。這說明投資人需要多元分散投資和保 持組合彈性,以度過這個艱難時期;儘管較高殖利率的優質債券具有 吸引力,但區域、風格以及行業差異仍成為令人關注的話題,突顯出 資產配置的重要性。
匯豐中華投信董事長李選進表示,在全球經濟急劇下滑後,預期未 來的基本情境會出現「NIKE勾」型(swoosh-shaped)的緩慢復甦, 也就是當封鎖措施一旦解除後會出現急劇反彈,但隨之將緩步回升至 危機前的水平。雖然全球經濟數據仍然不濟,但亞洲的工業化國家已 開始復甦,速度較預期快。
李選進說,到明年年底全球經濟成長率應會完全建立在一個新的、 更低的軌道上,但趨勢大致相似。而亞洲在這次危機中一直是領先指 標,陸續復工帶動明顯的經濟動力,醫療機構能力、政策行動和改革 將可能推動復甦之路,鑑於大部分亞洲新興市場的公共債務和經常性 賬餘額起點較其他新興市場穩健,因此亞洲新興市場擁有一定的政策 空間支持經濟發展。
針對下半年投資,永豐投信提出三大建議,第一、海外股市採取逢 回承接策略,特別是擺脫疫情後,消費潮熱絡的美股、陸股;第二、 台股在漲多重回高點後,建議留意企業經營體質佳、股息殖利率具吸 引力的標的,例如挑選台灣ESG優質龍頭標的,採取定期定額投資策 略;第三、信用市場大幅反彈後,避險型、長天期公債標的年初漲幅 較大以繼續持有為主,短天期公債、利差型信用債,如高收益債、新 興市場企業債,則可適時加碼投資。
群益投信投資長李宏正指出,儘管部分國家疫情已有趨緩,陸續解 封、復工並重啟經濟活動,不過在當前相關疫苗及藥物尚未問世之下 ,加上近期二次疫情的雜音出現,市場投資信心仍易受到左右,因此 下半年資產配置仍是當前穩健應對市況不確定性的上上策,因此建議 投資人在配置上仍著重穩健、息收型產品,包括多重資產型基金、金 融次順位債券基金、優先順位高收益債基金,並適度搭配成長前景較 佳的台股基金和大中華基金。
<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