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各國疫情逐漸趨緩,陸續重啟經濟活動,不過市場仍有二次疫情爆發疑慮,全球股市漲跌互見;反觀台灣,大盤指數與櫃買指數卻上演兩樣情,櫃買指數近期漲勢凌厲,連帶台股中小型基金績效也水漲船高。
觀察投信132檔台股基金(未含機構法人型)近一周有八檔強勢基金漲逾3.7%,打敗櫃買指數,以團隊績效來看,群益投信旗下有群益店頭市場、群益長安、群益葛萊美三檔基金上榜表現最佳;野村投信有兩檔野村優質-累積型、野村高科技表現其次;其他投信各一檔,分別是街口中小型、日盛首選、國泰科技生化。
群益投信表示,櫃買指數中小型電子類股仍具產業題材,在內外資持續做多下,櫃買指數後市表現仍可期待。台股行情持續發熱,最需要中小型股續航,不過,接下來的操作難度將更高,投資操作上仍建議以選股為主。
而對一般投資人而言,建議不妨以台股基金來介入布局,一來透過專業經理人的篩選來降低選股的不確定性,二來也有助分散投資風險,掌握台股不同產業的投資契機。
群益葛萊美基金經理人吳胤良強調,歐美股市反彈,台股也收復季線,過去經驗,當股市站上季線後,後續仍有行情可期,短期先挑戰上波重挫的跳空缺口。持續關注經濟數據及消費產品的需求下修情況,短線仍以疫情受惠概念股及跌深的績優股為主。
野村優質基金經理人陳茹婷表示,先前美股創下新高,近期則因擔憂疫情二次爆發而轉趨震盪整理,台股連帶受到影響,不過市場流動性充沛,未來第二隻腳出現的機率偏低。
短期內居家辦公(Work From Home)等相關產業如筆電及平板的需求依舊樂觀;各國陸續解封後的消費預期可望帶動腳踏車及鞋子等需求回穩。
科技股方面,長線持續看好半導體、5G、雲端運算、AI與高速運算、電動車、工業自動化等趨勢;惟潛在超訂訂單疑慮與美中貿易風險升高仍須留意觀察。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