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股納入MSCI題材效應持續發酵!中國股市北上資金顯著流入,截至23日,北上資金已連續28個交易日呈現淨流入,流入金額破千億人民幣,為史上第二長的資金持續流入天數。市場法人表示,資金動能持續挹注,中國股市中長期後市表現可期,投資人可以定期定額方式布局大中華基金。
群益投信表示,深股通、滬股通的北上資金自11月14日以來已連續28天呈現淨流入,共流入人民幣1,045.89億元,僅次於2017年1月17日至3月8日連續32天淨流入天數紀錄。
今年來,利用滬股通和深股通機制流入A股市場的資金,突破人民幣3,000億元大關、達人民幣3,427.98億元,創下歷年新高紀錄。
由於法人資金卡位明顯,預期資金行情可望推動中國股市後市,建議投資人不妨以定期定額或分批進場的方式適度布局大中華基金,把握投資契機。
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洪玉婷表示,從基本面來看,中國11月製造業PMI數據睽違六個月後,重返景氣榮枯點50以上,非製造業PMI指數也回升至54.4,顯示基本面表現可望止穩。
在中國官方穩增長政策支持、維持中性偏鬆的貨幣政策立場及企業盈利預期上調等條件下,加上中國擁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而外資目前僅持有中國股票市值的3%左右,相較其他股市情況,未來外資配置中國市場的空間仍大,仍可望吸引資金進駐中國股市,表現可期。
兆豐國際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葉貴榕表示,不只北上資金,陸股兩融餘額(融資餘額、融券餘額)近期突破人民幣1兆元,交投活躍,顯示市場風險偏好確實走強;再加上部分買方法人機構已開始行動加倉,以及上證50 ETF期權持倉量突破500萬張等跡象,可以感受到市場看漲情緒不斷提升。
群益大中華雙力優勢基金經理人李忠翰指出,具增長確定性和持續性的產業可望續獲資金青睞,如消費及醫療類股,以及5G供應鏈、新能源汽車等。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張帆表示,距離農曆春節只剩一個月左右時間,據近十年經驗,陸股於節前一個月漲跌各半、平均小跌0.98%,但節後一個月,因資金回流、企業作夢題材、兩會行情加溫,股市多頭回神,上漲機率提升到八成。<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