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管理哲學是參與式管理,一起參與重大業務決策。當公司發展一項業務時,我會自己下來當使用者作測試。」悠遊卡公司董事長陳亭如說,管理不一定要直白說,可以在參與的過程影響同仁。
陳亭如表示,她來悠遊卡之前是在銀行體系,同仁對她很陌生,「我算是快樂的老闆,也希望有快樂的員工。管理方式是抓大方向,其他交給同仁發揮。」
尊重專業 向同仁學習
她喜歡與同仁一起討論重大業務決策,讓同仁在過程中慢慢知道自己的想法。
「要尊重專業,向同仁學習。」她補充說,各主管感覺到領導人願意學習就有成就感,學習新東西的抗拒性就低。
陳亭如說,她到悠遊卡公司學習最多的是支付,此外還有玩具開發,例如發行Kitty卡、乖乖卡,外界反應都很好。不過,賣太多卡,庫存也增多。以前討論庫存時會吵架,現在不會,因為每個環節大家會討論,不需要施加壓力要求多久要消化掉,可視卡片的特性在節日期間拿出來賣,或是透過企業大量銷售。
分享經驗 帶人不僵化
由於集體參與,大家有合作的氛圍,「結果卡片庫存少了很多,像今年以來,庫存金額大約去化了2,000萬元,成本結構改善很多,而且過程無痛,效果很好。」
「開會不能嚴肅,我來這裡以後只加一個會,就是每周有個高階主管簡報會議,一桌不超過十人,一起坐下來聊上周的事,以及本周重要的事接下來該怎麼做。大家帶咖啡、帶頭腦來就可以了,輕鬆中討論事情。」陳亭如笑說,她稱這個是「大頭目會議」,但其實這是溝通平台,溝通後可以很快做出決策然後執行。
此外,還有兩周一次比較大型的會議,請中階主管來分享經驗和新知。「這樣一年可以聽到26個分享,是個沒有壓力的學習方式,所以管理不一定要很僵化。」
激勵員工 獎金差異化
除了管理,對同仁當然也有激勵。陳亭如認為,獎金應該有所差異化,不應齊頭式,且最好公開讚揚才有激勵效果,別人也會產生壓力,畢竟人都喜歡被讚揚。陳亭如強調,紀律的背後也要有歡樂,才不會被視為惡魔老闆。「其實我的要求效能很高,所以要有笑聲去平衡。」
談到對悠遊卡未來發展,她說,悠遊卡過去一直做得不錯,自己的工作就是要將下一階段的經營做好,所以沒有做革命性的創新,只保留最好的部分。但有幾個方向要進行:現在悠遊卡超過2,000萬張,台灣市場已經飽和,所以要走出去服務外國旅客,而且有了電子支付即能發展線上支付,只需綁定帳戶與信用卡即可。
陳亭如提到,悠遊卡在東北亞、東南亞的知名度很高,目前還沒有想先去哪裡,但應該是台灣人去最多的地方,她表示 「不過,這得先找到合作夥伴和獲得主管機關同意才行。」
值得一提的是,悠遊卡有精準的數據分析,可以將旅客(如老人、小額消費行為等)的體驗分析提給台北市政府作為參考,同時也給交通主管單位了解使用情況,在政策上做回饋。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