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北上資金顯著回流。觀察包括深股通、滬股通的北上資今年來持穩挹注,本月27日更是創下今年以來新高。市場法人表示,外國機構法人排隊卡位QFII額度,加上MSCI題材後續效應,中國股市具長期投資價值,建議投資人可以定期定額方式布局大中華基金。
群益投信表示,外資藉由北上通道增加A股投資,北上資金已成為流入A股市場的第二大資金,主因中國在企業獲利面表現仍相對樂觀,加上資金面的挹注,都有助為股市表現提供穩固支撐。
觀察北上資金今年來流入情況,各月僅4、5月北上資金短暫撤出A股,其他月都是呈現淨流入,統計今年以來淨流入人民幣1152.75億元,MSCI將再度調升A股權重的利多下,法人資金卡位明顯,資金行情可望推動中國股市後市。
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洪玉婷表示,中國貨幣政策可望進一步寬鬆,並提高基礎建設投資,對沖經濟增長趨緩的壓力。其中,科技創新與消費升級將是增長的動力來源,重點關注股市落底訊號。另外,也看好消費升級帶來的企業獲利增長,包含民生消費和醫療服務。
中信中國50ETF經理人葉松炫也看好內需類股表現,他提到,儘管近期外部干擾造成陸股波動加劇,但內需產業相對不受影響,因此像是消費與健康醫療類股表現均相當亮眼。特別是十年才調整一次的中國常規藥目錄,大幅加入國產新藥,使得近期股價擺脫去年帶量批價政策陰霾,進入多頭走勢。
另外從評價來看,葉松炫表示,目前A股比H股貴近三成,H股相對具有投資價值。且其中包含代表中國新經濟的百度、阿里巴巴、騰訊,近期還納入了全球手機第四大廠商小米,動能值得期待。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