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指期3日在8點45分開盤閃崩500點,選擇權價格更大幅偏離市場,不少代操業者交易的程式組合單遭「破功」,出現期貨委託單成交、選擇權委託單被退單的現象。期貨業者表示,期貨開盤的造市及市場掛單深度不夠厚,容易被穿價、突襲,建議三大改善方向,防止極端狀況再度產生。
期貨業者建議的三大改善方向包括:第一、動態價格穩定措施顯然防止部分錯單、惡意攻擊,不能防止全部,可仿效國際間期貨交易所,多項措施同步進行,多管齊下。第二、8點45分開盤掛價的量有多少,僅有期交所有資料,希望能夠將掛價的檔數放更寬及鼓勵造市商在開盤期間積極造市。第三、期交所肩負著維護秩序責任及公平正義原則,可學習國際期貨交易所作法,將價格偏離太極端的兩方進行協商,取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價格交割,希望能將台灣期貨的制度建置到最完善。
期交所也善意回應指出,現今全球價格穩定機制度僅有二種,包括瞬間價格穩定機制(熔斷機制)及動態價格穩定機制。其中,動態價格穩定制度是目前台指期降低期權市場巨幅波動最佳方案。至於業者擔憂掛牌揭露容易被突襲一事,期交所未來將一併納入穩定市場策略做為重要考量。
3日台指期再現閃崩行情,所幸買盤回籠隨指數快速向上彈升。市場全數投資人第一個反應是「怎麼又來了?!」因為短短兩年內發生的數起事件歷歷在目,包括2017年8月3日台指期閃崩1,000點、2018年「0206」選擇權價格偏離導致鉅額違約交割事件及昨日閃崩500點。
期貨業者指出,長期以來台灣期貨市場在8點45分的委買、委賣掛價淺薄,除了造市者進場造市的量,就算再加上法人及投資人的掛價也不夠厚。就昨日例子而言,不排除是規避動態價格穩定退單機制,賣方有計畫的將價格往下摜,一步一步把5檔、10檔的掛價吃掉,當掛價被吃光,穿價就不可避免,導致警鈴大作觸發市場早就掛好的停損單及程式交易單。<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