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債券ETF遭壽險業「包檔」,金管會證期局要求投信業者落實多元化、分散與流動性提供,若單一投資人過度集中在一項商品,要分階段改善,且新發行ETF商品時,須一併提出單一投資人占比不得超過五成的分散計畫。
根據金管會資料顯示,目前共有元大、國泰、復華、群益、富邦、凱基、新光、台新、中國信託投信九家投信發行發行債券ETF共51檔,而15家壽險業集中投資其中47檔債券ETF,合計達5,007億元,投資占整體投信公司債券ETF發行規模高達97.7%。
金管證期局副局長張振山說,投信投顧公會已發函給各投信公司,要求針對目前發行的債券ETF,要儘量達到投資人多元化、分散化、與流動性提供等三大標準。
其中最引起市場注意的是,強化ETF流動性和報價功能;流動性報價的作業要點中,要求每檔ETF都要找「造市者」,當市場交易時,最佳買、賣價不能差距1%、且不能超過10分鐘,落實造市者功能,並給予手續費優惠,若沒做到,造市者(目前都是券商負責造市)會被處分。
至於新成立的ETF,在一開始成立時,就要提分散計畫,單一投資人不能超過五成,若超過五成,半年後需要進一步降到三成,否則不准再送相同類型的新基金。
據金管會統計,目前核准或申報生效,且尚未成立之債券ETF共計有九檔,包括元大產業債券ETF傘型基金3檔子基金,現正申請成立中,還有群益特選債券ETF傘型基金之三檔子基金,3月5日申報生效,中國信託投資等級債券ETF傘型基金之三檔子基金,這九檔成立之前都要送分散計畫給證期局。<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