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期貨交所董事長劉連煜昨(3)日表示,期交所布蘭特原油期貨推出後,國內期貨市場商品線將更為多元與完整,期望發揮「金融進口替代」效益,以符合行政院及金管會對於證券期貨業「擴大金融創新,促進商品多元化」的期許。
經濟日報與期交所昨日合辦,兆豐銀行、永豐銀行協辦「2018前瞻新資本市場─新金融.新商品.新投資論壇」,邀請國內、外金融證券界專家,共同探討台灣資本市場未來應如何發展、並掌握經濟新模式。
劉連煜表示,根據國際機構預測,2018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優於去年,但主要國家貿易政策的動向、全球金融情勢的變化及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因素,仍將牽動今年全球經濟表現。
國內股市自去年至今創下史上最長萬點行情,加上全球經濟復甦亦有助於我國經濟成長。展望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將介於2.0%~3.0%間,經濟成長動能依然持穩。
雖然經濟走勢穩定樂觀,但面對目前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台灣必須不斷地與時俱進,投入新的金融模式、新的金融商品以及新的金融投資,以面對全球資本市場之競爭。
劉連煜指出,期交所秉持著促進國內期貨市場發展,以「活絡期貨交易、服務實質經濟」作為企業願景,持續因應國內外市場脈動,推出新商品及新制度。
期交所去年在國際板-美國道瓊期貨及美國標普500期貨等新商品及夜盤交易上線注入新動能之下,全年度交易再攀高峰。
顯示出期交所觀察市場避險及交易需求,適時推出之新商品及新制度,符合市場需求,並能持續保持與鄰近資本市場之競爭能力及競爭優勢。劉連煜表示,期交所過去除立穩國內股價指數類商品、匯率類商品及國外股價指數類商品之「三足鼎立」商品發展策略之外,並擘劃第四大支柱「商品類」期貨。期交所已於7月2日推出以新台幣計價之布蘭特原油期貨新商品,這項商品為臺灣期貨市場首檔能源類商品,也提供交易人多元化的管道參與原油市場交易,國內期貨市場商品線也更為多元與完整。
在相關努力下,期望發揮金融進口替代效益,符合行政院及金管會對證券期貨業「擴大金融創新,促進商品多元化」之期許。<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