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指數續破低,近一周大跌5.3%,技術面弱勢,不過根據歷史經驗,近五年統計,4月至年底相關生技指數漲幅逾一成。布局策略上,鑒於今年股市波動大,對於看好生技後市的投資人,法人建議宜採逢回分批入場策略。
根據群益投信統計,近五年4月至年底主要生技指數幾乎都有一成的佳績,以NBI生技指數上漲15.4%表現最佳,其次為BTK生技指數15.2%、S&P500健保指數9.6%,MSCI世界醫療保健指數也有7%的漲幅。
投信法人指出,整體生技醫療產業需求穩定,投資題材多元不斷創新,不過鑒於短線中美貿易戰消息影響,波動難免,可分批布局。
群益那斯達克生技ETF基金經理人張菁惠指出,從資金流向來看,3月以來即便面臨全球股市回檔修正,美國生技ETF仍淨流入逾1億美元,投資人逢低進場布局的跡象明顯,主要著眼於現階段許多生技企業現金部位高,尤其是大型生技公司更有意透過併購來增加產品線、帶動營運表現,因此在併購題材提振下料有利類股表現。
張菁惠分析,目前生技類股無論從價格營收比或本益比也都來到波段低位,評價面亦具吸引力,加上產業基本面仍佳,指數待整理後可望再拾升勢。
生技股第2季題材也多,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第2季向屬醫學會議舉辦旺季,可望帶動生技股股價活蹦亂跳。另外產業併購活動熱絡亦可望為生技股增添上漲動能,根據Dealogic統計2018年以來至3月底止,全球醫療產業併購交易金額約1,513億美元。<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