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2月上旬全球股災、3月美國總統川普對進口鋼鋁課徵關稅,全球股市今年以來波動劇烈,各投信業者也表示2018年是波動度增加的一年。
市場波動提升,投資人風險意識抬頭,紛紛搶進固定收益型產品,特別股基金尤其受到青睞,統計2017年11月到2018年1月,三個月來,境內特別股基金規模已成長逾新台幣11億元。
根據CMoney統計,2017年11月到2018年1月,特別股基金規模增加11.56億元,總受益人數增加378人,至2018年1月,特別股基金規模達408.33億元,比重在境內跨國投資股票型基金中占近一成,比重是9.4%。
特別股基金近兩年成投信發行寵兒,2017年1月,柏瑞投信發行台灣首檔特別股息收益基金,當時國內特別股基金規模僅83.18億元,隨後群益投信、富邦投信相繼跟進,截至今年1月,特別股基金已成長近五倍。
若從個別基金來看,柏瑞特別股息收益基金從最初的83.18億元,成長至今年1月的306.03億元,規模成長近2.68倍最多;群益全球特別股收益基金規模增長0.84億元;富邦標普美國特別股ETF基金成長4.32億元。
群益全球特別股收益基金經理人蔡詠裕表示,市場追求收益的需求仍然強勁,特別股不僅具有高殖利率和低波動雙重特性,在市場續漲時同樣有機會獲取資本利得,修正時也相對抗跌,加上特別股發行企業多為美國金融業,目前美國主要核心銀行體質已明顯改善,因此現階段投資特別股不僅可獲得相對穩定的股利收入,還有機會賺取潛在資本利得。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