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興櫃鋰電池及電動車類股營運表現不同調,隨著各應用市場消長呈現幾家歡樂幾家愁的現象,負極材料廠商榮炭科技及鋰電池廠興能高科技、有量科技營運呈現穩定成長走勢,電動巴士業者營運呈現明顯衰退,展望2018年,台灣在電動機車、儲能、電動巴士等市場展現新的契機,台灣本土鋰電池產業迎來新的成長機遇。
台灣本土鋰電池產業一直以來缺少大規模的市場出海口,產業無法藉此練兵培養戰力,使得產業茁壯發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鋰電池業者多以單打獨鬥方式到海外打天下,雖然少數鋰電池材料廠商在海外市場取得不錯的銷售成績,例如,負極材料廠榮炭、正極材料廠尚化、鋰電池廠商能元、有量、興能等,但近年台灣鋰電池產業整體成長性不大,競爭力已明顯落後日韓中業者。
面對全球方興未艾的節能減碳市場潮流,去年台灣本地鋰電池應用市場出現一番新的氣象;在政府大力輔導推動綠能產業下,宣示補助建置電動機車充電樁、換電站,加上龍頭電動電動機業者努力開發推動下,讓許多年青人樂於接受與騎乘電動機車,帶動國內電動機車市場榮景,年銷售一舉突破4萬輛規模,吸引更多機車大廠加入,連中油也宣示要推出電動車電池與充、換電樁,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預期2018年台灣電動機車市場成長可期。
另外,為了解決太陽能、風力發電平滑穩定併入電網,增加電網穩定性及效率,以及降低台電備轉容量率,建立分散式能源儲備供給系統,2018年台灣將在政府經費支持,鋰電池業界、台電、工研院攜手展開大型儲能系統示範運行計畫,台灣首次由政府支持的百萬瓦(KW)大型儲能系統示範運行計畫,預料將有利於本土鋰電池產業鏈建立儲能系統自主能力,業界都寄予厚望。
面對全球各國政府及業者競逐電動車、儲能應用商機,2018年台灣在電動車、儲能應用市場也充滿蓬勃的氣象,由於政府積極地參與支持下,鋰電池業者嗅到產業新的契機;業者指出,鋰電池是電動車、儲能系統的關鍵核心技術,政府投入國家資源協助發展在地電動車、儲能系統之際,必須要求採用或支持發展本土自有電池技術,以加速發展壯大本土鋰電池產業鏈,再向下游整合至系統產品。目前台灣電動巴士要求國產自製率須達七成以上,催生出本土有競爭力的電動巴士業者即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