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颱風,就打趴了經濟部與台電苦心安排的供電計畫,使限電警鈴大響。連經濟部長李世光都坦言會擔心影響企業投資意願。但李世光與其幕僚能做的因應對策,竟只有籲請全民節電。增加供給的策略在哪裡?
為了實現「2025非核家園」,台電花了66億元興建的大潭緊急發電機組,到頭來7月發不了電,更談不上緊急救援;去年停機的台化彰化廠汽電共生機組也不打算重啟發電;另外,已經完成維修的核一廠1號機、核二廠2號機,也都閒置不用,不僅本末倒置,更是一再拿人民納稅錢開玩笑。
每每供電拉警報時,經濟部與所屬的台電都會優先拿來祭旗,經濟部昨天「以身作則」,下午1時到3時停開冷氣,可吹冷氣的溫度也要設定28度以上,並關閉部份電梯。經濟部盼其他部會比照辦理,但其他部會真正配合的又有幾個?即便配合,行政機關停吹冷氣對於節電的效果恐是杯水車薪。企業用電也心驚膽跳,百貨公司開太涼受罰,開不涼顧客不來,搞得怨聲載道。
身為電力主管機關,經濟部長應該認真思考台灣電力供給不足的問題,拿出魄力蓋好的電廠讓它運轉,被政治力阻撓的機組讓它發電,而不只是讓電廠閒置、然後裝模作樣的要求公務員停吹冷氣。<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