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資稅負差距過大,導致大戶出走、散戶退場,假外資增加等現象,券商公會針對國人股利所得稅制,提出採分級分離課稅、自選20%分離課稅或27萬元定額免稅,以及可扣抵稅額恢復全額扣抵等3項建議,盼5月稅改時,資本市場稅費制度能進行適度修正。
券商公會理事長簡鴻文表示,104年實施綜所稅最高稅率增至45%,與可扣抵稅額減半後,使得股利所得稅負出現高於薪資所得,以及內資股利所得稅負最高達到51.42%,大幅超過外資33.6%的不合理現象。
且由於自然人投資者稅負逐年加重,也引發大戶轉向海外投資,加速資金外流,衝擊資本市場動能,造成台股成交量萎縮、籌資功能降低,連帶影響政府證交稅收減少。
為此,券商公會研擬3項股利所得稅改方案,第一是採取分級、分離課稅,將個人綜所稅與股利所得稅分開計算,根據綜所稅累進稅率高低,分別適用0%、15%、20%三種級距的股利所得稅率,避免內外資稅負差距過大,並符合量能課稅原則與國際慣例。
其次,建議由投資人自行選擇股利所得採20%分離課稅,或是給予27萬元的定額免稅,讓內外資課稅待遇達到一致,股利所得較低者也有27萬的免稅額,適度降低稅捐。不過,上述兩種建議皆有低所得者將不再適用兩稅合一退稅優惠的缺點。
第3種方案則是維持兩稅合一制度,恢復可扣抵稅額全額扣抵,消除股利所得重複課稅現象,惟對於政府稅收影響較大,高所得者與外資仍有稅負差距過大的爭議。
元大證券董事長賀鳴珩指出,目前台灣直接金融占比已大幅落後世界平均,不利企業與經濟長期發展,且資金流動快速,稅率差異所帶來的影響更大,建議將個人與外資所得稅率調整至兩者接近,並可參考鄰近與競爭國家稅制,強化國際競爭力。
簡鴻文說,香港及新加坡的股利所得免稅,日韓以分離課稅為主;中國大陸也屬於分離課稅,依照持股時間課徵0∼20%稅率,參照鄰近國家,皆未併入綜所稅計算;美國與英國則採分級分離課稅,視個人綜所稅率決定股利所得適用稅率。他並籲請財政部針對擴大稅基以及稅收全面考量,朝向公平務實、減政便民的方向改革,接軌國際制度。<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