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台股高檔震盪,三大法人買賣超部分僅外資小買24.84億,投信與自營商皆呈現賣超,不過在外資買盤挹注下,大盤從9,068點上漲98點收在9,166點,漲幅1.16%。
觀察台股基金績效表現也跟著紅通通,統計9月台股各類型基金平均績效都是正報酬,146檔基金平均1.8%,其中以價值型2.2%表現最佳,其次是中概型2.1%、上櫃股票型1.8%,且全數打敗大盤。
群益投信表示,台灣經濟基本面上,出口成長率已由負轉正,其中雖受惠於基期相對低的影響,但主因在於電子產品出口回溫的提振。
此外,景氣對策燈號更暌違17個月首見綠燈,主受機械與電機設備進口表現帶動,顯示國內景氣逐漸回溫,基本面可望支撐,上漲空間可期,加上第4季為消費旺季,短期若有拉回,建議仍可以台股基金逢低分批布局。
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沈萬鈞指出,由於外資台指期淨多單維持在8萬口上下,在現貨市場持續買超,評價面上目前本益比仍低於過去五年平均18倍的水準,且股價淨值比也在歷史相對低檔。
未來須持續關注外資是否持續賣超、台幣匯率走勢,以及美國升息動向。
類股部分,由於中國乘用車銷量仍佳,包括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相關產品,也將有大幅成長契機,特別看好汽車零組件族群,另也可留意業績無太大問題、但評價相對較低的生技族群。
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葉獻文分析,台股仍有殖利率以及電子股進入季節性旺季等優勢,未來將處於「上有壓、下有撐」的盤勢,休息後仍有表現機會,整體而言較看好網通、汽車零組件類股,建議可於指數震盪之際,逢低以台股基金參與行情。
台新台灣中小基金經理人王仲良表示,台股後市面臨的不確定因素增多,不過,由於半導體龍頭第4季營運可望淡季不淡,且11月到隔年第1季台股具有季節性作夢行情,加上上市櫃企業獲利明年有機會成長一成,台股仍有機會再創新高點。<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