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今年在外資買盤挹注下,表現亮麗,大盤今年以來上漲9.8%,連帶台股基金績效也紅通通,統計今年來台股各類型基金平均績效都在一成以上,各類型基金平均表現都能打敗大盤,顯示著重選股的經理人還是能繳出亮麗的成績單。
若不含ETF,台股基金共有145檔,以單檔基金績效來看,今年以來有99檔績效勝大盤;表現最好的安聯台灣科技28%、次佳的日盛MIT主流24%、日盛小而美基金也有23%的表現,表現最差的則為華頓台灣、富邦精準、富邦精銳中小基金,則是14%,是全部基金中唯三檔負報酬。
若以台股基金類型來看,中概型15.1%表現最佳,其次是上櫃股票型14.9%、科技型基金13.2%、中小型基金12.5%、價值型基金12.1%、一般股票型基金11.8%,平均表現皆打敗大盤。然而,台股基金整體規模卻頻創新低,至8月底僅1,925億元。
群益投信表示,台股現階段處在高檔區間,短線上震盪難免,雖然台股後市仍可期,但現階段類股輪動快速、個股波動性大,建議投資人以台股基金參與行情為宜。
群益店頭市場基金經理人沈萬鈞指出,期貨市場部分,外資台指期未平倉淨多單由9萬多口驟降至7萬多口,雖然減幅超過兩成,不過仍處於歷史高檔區;未來須持續關注外資是否持續賣超、台幣的匯率走勢、以及美國升息動向。短線上建議可留意具成長性且低本益比與低股價淨值比的個股,若逢拉回可逢低承接;中長線來看,台股無論題材面或基本面均相對正面,更是電子業拉貨以及新品題材發表的旺季,傳產股方面則集中在汽車零組件族群。
統一大滿貫基金經理人張繼聖表示,美國聯準會利率決策會議後,不確定因素消除,台股可回歸基本面。<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