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匯率走強,讓壽險業「膽顫心驚」。新台幣7月升值逾1.1%,更升破32元大關,壽險業帳上外匯價格準備金立即蒸發近76億元,8月不到二周,新台幣再升值近1.5%,壽險外匯準備金已跌破400億元,若新台幣升破31元,預期屆時有壽險公司必須拉警報。
外匯價格準備金是金管會允許壽險公司提列在帳上,若出現匯兌損失時,損失金額的50%可用外匯價格準備金沖抵。例如,某公司7月匯兌損失30億元,其中15億元即可用準備金來抵銷,降低匯率對壽險公司獲利波動的影響性,壽險業者每年也省下數十到上百億元避險費用。
但金管會也明訂,若壽險公司帳上外匯準備金低於去年底準備金餘額20%時,即不能再動用;且連續三個月外匯準備金都低於20%時,一旦有匯兌利益時,該公司提列外匯準備金的比率,要從匯兌利益的50%提高為60%,直到回到安全水位。
去年底壽險業外匯價格準備金有617億元,但今年1月新台幣貶值到33.65元時,準備金回升到近700億元,創下該制度上路以來的新高水位。但隨著新台幣升值,7月底外匯準備金只剩下441億元,減少逾250億元,其中如國泰人壽、富邦人壽、新光人壽、台灣人壽、南山人壽、中國人壽等資產逾兆元的大公司,7月估計回收近60億元的準備金。
去年上半年,新台幣匯率升值到30.7∼30.8元,即有壽險公司瀕臨20%的警戒線,隨著壽險業國外投資破11.6兆元,動用準備金的速度也加快,估計新台幣升破31元時,有些公司即可能會再度拉警報。
目前國泰人壽7月底外匯準備金有122億元,是業界最高,其次是中壽及南山人壽,各約有50∼60億元,新壽也還有42億元,富邦人壽則為38億元左右。
壽險業者表示,會先作一些避險部位調整,不會讓外匯準備金直接摜破20%的警戒水位,同時也有公司預期,新台幣匯率再大幅升值的可能性已經降低,短期內有可能回貶。<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