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於國際能源價格持續下跌,台電今年獲利上看550億元。能源局官員昨(2)日鬆口,超額盈餘是否全數用來調降電價「持彈性態度」,不排除用來發展再生能源,推動節能減碳技術,讓民眾更有感。
按照電價公式,台電今年已二度調降電價,累計降幅約一成。即便如此,今年9月以來,國際天然氣價格續降5%,燃煤價格也持續微幅下跌;累前十月,台電稅前盈餘已達532億元,預估全年盈餘上看550億元。
依電價公式,台電每年獲利最多172億元,「多賺的」近400億元獲利,將全數轉入「待調整帳戶」,不會放入台電公司口袋。
能源局官員說,電價公式並未規定「待調整帳戶」內的餘額須一次性反映,因而對台電超額盈餘是否全數在明年4月1日以調降電價的方式還給用電戶,持彈性態度,能源局會審慎評估台電超額盈餘的運用方式。
官員指出,待明年初台電完成全年結算後,將邀集電價審議委員會的各位委員共同討論如何運用,不排除將超額盈餘投入再生能源,以及推廣節能減碳,或其他更具意義的用途。
今年台電二度調降電價,降幅分別是7.31%、2.33%,但兩次調降都被民眾批評很「無感」,總將電價調降金額拿來與「多買幾顆茶葉蛋」相比。早在台電降電價前,台灣電價已經是全球有名的便宜,工業電價全球第四低,民生電價全球第三低。
官員坦言,台灣電價再繼續降下去,電價太便宜確實讓「節電」誘因不大,也與國際推動節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趨勢背離,政策有必要檢討,讓民眾更有感。
今年初全國能源會議結束後,核能議題仍有很大歧見。無論藍綠,兩黨總統候選人立場也明確反核,各種跡象顯示,能源政策只有節能與綠能達成共識,政府有必要將更多資源投向再生能源發展。<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