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來到11月,統計全球主要股市今年以來表現跌多漲少,仍然維持正報酬的市場僅10個,其中,中國的深圳綜合指數以40.4%居冠,其他依序為法國15.5%、俄羅斯12.1%、德國11.7%,前四名都有雙位數漲幅。
整體來看,以中國領軍的亞股表現最佳,歐美日成熟股市也都有上榜,市場法人表示,代表中國股市成長型企業的深圳綜合指數,表現更優於以金融傳產為主的上證指數,投資人在錢進中國之際,可多留意深圳股市投資契機。
群益投信指出,中國股市不只單一板塊,除了上證股市,投資人較陌生的深圳股市,還分成主板、中小及創業板,其中深圳主板與中小板的上市條件一致,都比創業板嚴格,但主板將不會再新增加上市公司,意味好企業都將導向中小板,未來投資契機無可限量。其產業分布也與上證股市不同,以消費升級受惠的資訊科技、醫療保健及可選消費類股為主,受惠政策利多題材。
群益深證中小板ETF基金經理人張菁惠指出,中國股市10月呈現反彈行情,深證中小板指數更是大漲15.0%,10月股價漲幅為上證指數1.4倍,顯見大盤在反彈中,深證中小板指數爆發力更勝藍籌股的上證指數。
摩根中國基金經理人沈松表示,新經濟相關產業與中小型公司,股價更具成長爆發潛力;新經濟概念股包括醫藥、互聯網、環保、新能源、新消費領域,不難發掘高速成長的投資機會。<摘錄經濟>